棉田早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gnet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生特点
  1.棉叶螨。根据近几年棉田调查和实际防治情况来看,棉叶螨在5月上旬可在棉田出现中心株,有螨株率可达到1%~5%,高的可达到7%左右。发生期较前些年提前了7~10天。单叶螨量可达到8~24头,产卵量大,扩散快。如果在6月下旬得不到有效控制,进入7~8月份,棉花长势旺盛,叶片相互交叉,人机作业频繁,为大面积传播创造了条件,使得棉田由点到面迅速扩散,呈现大面积危害,棉叶干枯,长势下降,蕾铃脱落,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棉蚜。据近几年的调查防治来看,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棉蚜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5月上中旬有翅雌蚜飞往棉田,点片繁殖危害,产生无翅蚜及部分有翅蚜。当蚜口达到一定密度以后或在棉田达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时,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棉田为害,使多处棉株受损,特征是卷叶流油,严重时叶片发黄,蕾铃脱落。
  3.棉铃虫。由测报得知,一般在4月下旬可出现成虫始见期,越冬代5月中旬达到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又出现一个高峰期,8月上中旬再出现一个高峰。上世纪80年代主要防治第2代棉铃虫,7月中下旬普防1~2遍即可解决问题。但现在各代都要防治,重叠现象十分严重,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增加。
  二、综防措施
  1.棉叶螨。①对当年棉叶螨发生重的地段或区域秋耕前用专性杀螨剂喷雾处理。坚持做好秋冬灌水,早春对棉田四周的越冬寄主植物进行喷雾处理或铲除越冬寄主,以减轻螨口密度。坚持用甲拌磷拌种以防早期叶螨和蓟马。
  ②查找叶螨中心株是做好全期工作的主要环节。进入5月份对棉田进行不问断的调查,指导棉农识别早期叶螨的危害特征,结合除草、定苗对早期叶螨中心株采用个别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中心株相对较多时,用专性杀螨剂点片喷雾处理。
  ③棉田人工作业力求短时快速,避免人员长时间在棉田走动。机械作业转到下块棉田作业时应对农具和主车进行清洗,以减轻传播几率。6月末以前的目标是把叶螨控制在零星点片阶段。
  ④棉田叶螨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塔六点蓟马、捕食螨、草间小黑蛛等,应避免大面积普防。
  2.棉蚜。①根据棉蚜繁殖快、扩散迅速的特点,做好越冬蚜源的调查,同时做出预测预报。重点抓好基础性防治工作,早春主要是做好室内、大棚、菜窖、花卉等的灭蚜工作,同时根据近几年棉蚜可以在室内越冬的特点,及时抓好对黄金树、蟠桃等越冬寄主的处理,以减轻有翅蚜的迁飞基数。
  ②利用棉蚜有趋黄色光线的特性,4月下旬在居民区少量摆放一些黄板,诱杀有翅胎生雌蚜。5月下旬在棉田四周摆放黄板涂上机油,同样起到诱杀作用,播种结束后,对棉田四周的杂草进行铲除或喷雾处理。
  ③当棉苗2~3片真叶展平后,已有少量迁移蚜迁飞到棉田开始繁殖危害,此时结合人工作业对棉蚜中心株用手抹除,棉蚜中心株的主要识别标志是有蚂蚁在棉株上活动。此期棉田内天敌数量、种类很多,禁止普遍打药,为天敌发展创造条件。
  ④当棉田出现较多的中心株或中心片时,可采用先把棉株上的天敌转移到其它棉株上,再采用滴心、涂茎或点片喷雾的方法,控制蚜口密度,但禁止使用广谱性杀虫剂。
  3.棉铃虫。①播种工作结束后,可在棉田四周摆放糖浆瓶捕杀成虫,采用红糖2份、醋1份、水7份配制成糖浆,每只瓶倒上2/3即可,早收晚放,有条件的地方可摆放频振式杀虫灯。
  ②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底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末,在棉田可采用25×20米摆放杨枝把一把,杨枝把制作以新鲜杨树枝阴成半干为宣,直径20~30厘米,长短35~40厘米为宜,可以平放,也可以直立,早上太阳尚未出来前进行人工捕捉。
  ’③当种植面积少、劳动力充分时,可人工捉幼虫,早上太阳出来后,幼虫从棉铃、蕾中出来爬到叶子上,此时是最好的捕捉时机。
  ④对棉田通过正确、规范调查,当百株卵量达到20粒,百株幼虫3~5头时,即可采用机械防治,此时防治主要是抓住产卵高峰期和幼虫三龄以前,药物可采用美除40克/亩,棉铃虫核型多角病毒制剂30~40克/亩,Btloo~150克/亩,每亩用量分别对水35~40千克,下午7时以后喷雾效果较好,必要时加上倒挂喷头。
  何勇
其他文献
1 抹芽。一谈到抹芽,往往被理解为冬芽萌动长出嫩绿色幼芽时进行抹芽。葡萄冬芽和苹果、梨一样,花芽都是混合花芽。但是葡萄要长出4~5片叶后才能见到花序,所以葡萄抹芽要等待新梢长到能分辨出花序多少、大小时才能进行,一般优先选留双穗梢、大穗梢。如果过早抹芽,会抹掉结果新梢,留下不需要的发育枝,影响计划产量的实现。  葡萄萌芽后新梢长至4~5片叶时,新梢基部直径已经很粗,如果硬用手抹除,会使新梢基部结果母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所以“T98A”为母本,以“湘选恢109”为父本测交选育而成的一季中稻杂交稻新组合,在重庆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叶色淡绿,茎秆坚韧,抽穗整齐,熟期着色好,分蘖力中等。重庆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15.7万穗,结实率86.9%,千粒重27克。综合抗性好,穗瘟病综合评级5级,抗高温能力强,一般亩产650千克左右。该品种特别适宜山区和丘
近年来,甘肃省庄浪县实施“平凉红牛全覆盖”的发展定位,把肉牛产业确立为助农增收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努力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玉米 肉牛”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庄浪县年种植玉米23万亩以上,至少可产带穗秸秆115万吨,如能全部带穗青贮可养肉牛20多万头,经养牛转化可获纯收益6亿元。因此,抓好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全面推进“玉米 肉牛”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
一、催芽播种  1 种子消毒。播种前浸种催芽。先将种子用清水洗净,然后倒入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水凉,去掉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将余下的种子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放在30~35℃下催芽,种芽露尖即可播种。  2 苗地选择。选择地势高、水源近、排灌易、肥力高的地块做苗床。亩用250千克石灰消毒土壤。  3 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采用60%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大田
1.整地施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千克,将基肥的1/2铺施地面,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按栽培行距开沟,把其余的有机肥,再加上磷酸二铵30~40千克混合施入沟内,充分与土拌匀,浇水填土起垄。采用(80~100)厘米×(40~50)厘米的大小行栽培,垄高15厘米,深15~20厘米,在畦中间最好也开灌水沟,畦面铺地膜,在高畦上形成膜下暗灌的形式。  2.定植。人参果定植时的适宜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应具备一个前提:栽培地土壤疏松肥沃,不宜连作;两个条件:建堆发酵,盖地膜畦土湿润;三个到位:每亩用菌种550—600袋,每袋0.5千克,培养料使用15—16立方米约7200千克,氮肥尿素使用量占培养料的0.7%。  1.竹荪的生活习性。竹荪为喜氮、好氧性真菌,喜阴湿环境,菌丝生长温度为5—32%,最适为23%;子实体形成温度为20—30%,最适为25%。竹荪的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要
在城市公园、广场、道路和小区的绿化中,利用园林植物不同的种植形式,体现空间的色彩变化,使空间环境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现将常用的几种配置形式介绍如下:  1.孤植。所谓孤植,即单株栽植,它是观赏树木自然式配置的一种方式。在园林绿地中常用这种方式配置于草坪、绿岛及小坡等处,作为重要的风景树种栽植。作为孤植的树种其栽植位置应醒目、突出,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观感;孤植树种体型要大,树势应雄伟,开
据许多农民反映,粮食生虫现象较严重,给粮食的长时间贮藏带来很大困难。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种粮专业户和多年从事粮食管理工作的同志,与他们探讨了上述问题,现归纳如下,供参考。  1.搞好环境卫生。搞好贮粮现场的环境卫生是贮粮防虫的一项重要措施。作法是保持粮仓、粮袋的干燥与清洁,仓外及放置粮袋附近不留杂草、垃圾、污水,堵塞一切孔洞、缝隙,经常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粮食害虫的生长、繁殖场所,消灭隐藏的害虫,消
一、播种至6叶期  糯玉米播种后至6叶期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食叶性害虫甜菜夜蛾等为害。地下害虫咬断幼苗造成缺苗,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措施如下:  1.清洁田块地头。前造糯玉米收获后和种植前要及时清除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一起集中烧毁,或深耕翻埋,减少病虫源。  2.选用抗病品种。糯玉米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型抗病品种,要以抗甜玉米大小斑病为主,同时要兼抗甜玉米纹枯病和青枯病等病害。  3.种
“茜茜公主”是从以色列引进的杂交一代、无限生长型小黄瓜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拔节短,节节有瓜,每节1~2个。果长16厘米左右,圆柱型,果实亮暗绿色,光滑无刺,商品率高,耐贮运,口感佳,冬季耐弱光,夏季耐高温,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白粉病、疮痂病。一年四季温室、大棚、拱棚、露地均可种植栽培,亩产高达20000千克以上。  山东省寿光市德荣蔬菜专业合作社  电话:1506363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