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模式下校企协同把课程思政融入大赛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途径,技能大赛可以检验、展示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和学生掌握岗位的职业能力,从而引领和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在产业学院模式下,校企协同把课程思政融入技能大赛训练全过程,以学徒制形式培养大赛团队,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学徒制;技能竞赛;产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22-02
   一、引言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特色化的过程中,产业学院可以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形态[1]。只有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开展“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索基于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发挥课程思政作用,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校企协同把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全方位融入技能大赛全过程,把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职业能力有机融合。深入分析以产业学院为基础的校企多维度合作,共同制定大赛团队训练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学生训练效果。检验技能大赛相关知识点与企业岗位的融合度。
   二、塑造团队文化
   有企业全程参与,共同營造团队文化氛围。团队构建是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一个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团队是靠团队的文化氛围来凝聚的。
   (一)团队认同
   产业学院构建一种校企融合体,企业深度参与,企业参与学生选拔。把企业文化融合团队。所选拔出来的学生必须认同自己的团队,融入并团结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选手要认识到能够参加技能竞赛是学校给的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宝贵的平台来展现自我。每个选手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并为之奋斗、拼搏。
   (二)团队精神
   每位参赛选手必须有服务与团队的大局意识、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顽强拼搏忘我的奉献精神,个人荣誉与团队荣誉相统一,高效率完成团队任务。
   (三)团队目标
   团队总目标明确:区赛必出线;国赛一等奖!
   团队训练阶段性目标清晰,每天任务目标可行并完成,践行“明德砺志、求知笃行”的校训。
   (四)团队气势
   仿照企业文化,制定团队口号,每天早晨组织团队成员高喊口号。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团队的口号由团队共同讨论制定,2018年的竞赛口号是:顽强拼搏 必争第一!2019年的竞赛口号:超越自我,团结一心,永争第一!
   每位团队成员每天都要气势高昂,士气旺盛。遇到困难不退缩、不畏惧。践行“明德砺志 求知笃行”校训和“艰苦奋斗,虚心善学,实干创新,勇于攀登”精神。
   三、团队训练组织
   秉承竞赛育人理念,提高训练效率,平时训练对接企业生产流程[2]。有企业师傅深度参与技能大赛,或者远程指导。赛项训练团队设置组长、副组长等,明确训练模块内容。老师可以作为企业师傅,参赛学生作为学徒进行团队组织。
   (一)晨晚会制度
   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大赛会务制度,形成总结与工作布置制度。
   1.制定技能训练作息时间,参赛选手每天提前10分钟按时到达训练场地开晨会,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迟到、早退。指导老师安排每天的训练模块和训练内容。
   2.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由指导老师或者团队组长组织开总结会议。总结一整天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经验。如果有问题在晚会议时还没有解决,由指导老师协助及时寻求帮助。
   (二)职业素养养成训练
   课程思政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训练过程是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但要体现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要融合素质养成教育。
   1.技能竞赛训练全程遵循6S管理制度[3],让“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等6S入心入脑。
   整理整顿天天做,清扫清洁时时行;整顿用心做彻底,处处整齐好管理;团结协作提素养,人人坚持好习惯,竞赛训练讲标准;安全作业有保障。
   2.技能训练过程鼓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提出不同看法,优化程序设计方案。
   3.应变能力要具备,训练过程要人为设置故障,例如把传感器、电磁阀等元器件的连接线故意断路,让选手自行解决问题,提升选手的应变能力和探索能力。
   4.依据竞赛评分标准对训练任务进行及时考核。考核项目对接企业生产,如训练任务完成情况、任务质量指标、设备使用情况、6S执行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
   四、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技能大赛全过程
   技能大赛涉及很多相关专业的知识点,备赛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要对训练效果进行持续的诊断。对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相关知识进行不定期考核。通过对备赛效果的动态诊断,根据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一)立德树人的理念要贯穿大赛全过程
   技能大赛备赛过程要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贯穿技能大赛的整体要求。将德、智、体、美、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大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比赛。学徒制式培养,把企业文化在育人中完美体现,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术宝贵的思想[3]。同时把家国情怀、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思想融入比赛的方方面面。    技能大赛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特别是团队赛,不是单打独斗,没有团队意识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通过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与参赛经历,熏陶学生、锻造学生,让每一位柳铁学子成为技能大师。
   (二)知行合一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技能大赛以学徒制人才培养,备赛过程融入专业群通识课程知识,把人工智能基础、学工科、新基建等职业素养融入备赛过程。规范学生在备赛过程中的标准化行为,通过技能比赛训练,融入综合性项目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依托技能大赛,把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转化为显性育人功能,把专业教学中潜在的思政育人资源转化为主动育人资源,把专业教师个别的育人责任转化为普遍性思政责任,从而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共同致力于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技能大赛劳动育人行动计划,把“实践项目+劳动美德”的训练放在职教云线上资源平台,形成“实践项目+资源平台”劳动育人体系。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推行“技能明星”培育行动计划,完善“学训赛节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通過在技能竞赛注入课程思政,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目标催人进,奋斗正当时。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培育青年一代不断去汲取、融合、弘扬与践行中华文化责任担当内涵,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尽责任之心、行责任之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接力相传、久久为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已。
   五、技能大赛效果诊断
   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到技能大赛成绩训练过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成绩是不断提升的。
   通过在技能大赛备赛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学徒制式训练的模式成绩突出。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形成了从被动的“让我参赛”到“我要参赛”的思想转变,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极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吴楠.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螺旋德育课程体系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7).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0.
   [5]姜大源.职业教育:评估与示范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6]荣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政策评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1).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验室建设和规划是学院需要面对的问题。为此,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为例,按照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阐述了实验室的建设必要性以及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建设效果显著,通过理论结合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独立操作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能力。  [关 键 词]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建设;理论结合实
[摘 要] 国家提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以满足市场应用型人才需求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对西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有效提升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西部;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
[摘 要]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能够从事与中职阶段所学相关的职业,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职业教育与数学课程相结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专业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活动,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策略,提升专业的软硬件条件与师资水平,建设具有土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化教育管理与质量控制,大力发展线上教育和丰富线上课程资源等。总之,土建类高校GIS专业可依托"大土建"在土木建筑、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相对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行业领域
[摘 要] 基于高职公共英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策略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
摘 要:隋唐墓志文用典十分频繁,其中不乏生僻或疑难典故语,如何正确理解典故、准确释读碑文,已成为如今文献整理者和研究者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从《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拓本汇释》《珍稀墓志百品》两书所收隋唐墓志中,择取九则较难理解或释读有误的典故语,试作解析,以期为整理和利用这批新材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隋唐墓志;典故语;例释  碑刻文献材料丰富,内容广泛,对于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碑刻学及语言文字学
[摘 要] 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能力方面出发,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领域支持和帮助幼儿,成为学前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高职院校这类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专业认证成了国家对每个院校、每个专业必要的考察,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刻不容缓。课程改革是教育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及时补充新的理论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研究探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通过对现如今高职
[摘 要]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要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履职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举措,构建纪检监察与审计的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为高校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高校;紀检监察;审计;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