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运动员选材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对赛艇运动员科学选材,是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但是,在选拔过程中,也会出现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深思。
  关键词 赛艇运动 科学选材 创新策略 展望
  一、赛艇运动员选材存在的问题
  赛艇运动是一项体能耐力综合性项目,它是以高水平有氧代谢为基础,无氧代谢占一定比例的周期性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有氧和无氧耐力水平及专项运动能力。少年运动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遗传的阶段性规律的影响,不可能通过一次测试就选准一个世界冠军,通过测试发现的人选,还需要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方能成才,通过不断地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才能选得更准。因此,培养新人、完善训练体系,成为赛艇运动选材的重点工作。但是,在选拔过程中产生重重困难,使选拔工作停留在一定层面上,无法得到突破。第一,选材面窄。第二,选材固定化,没有连续性。第三,重身体形态、机能指标,轻心理层面。因此,训练理念必须创新,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二、赛艇运动员选材的创新策略
  (一)普及赛艇运动、扩大选材范围
  赛艇作为奥运会最传统的比赛项目之一,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也就是背对终点划水。赛艇这个项目,从目前在中国的普及度来说,并不高。它涉及到需要一定的水上运动场地,以及舟艇、桨等一系列的运动器材。相比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来说,普及难度相对较大。在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课程中,也几乎不涉及对赛艇运动的基础性训练。这样来看,在选拔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使选拔范围受到了局限。相比之下,赛艇运动在欧美式极受欢迎的项目,在奥运会中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田径跟游泳。由于普及面广,再加上欧美国家对赛艇重视力度更大,所以所取得的成绩自然也就好。在2014年9月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赛艇世锦赛中,中国队获得1银5铜的成绩。虽然在很多项目都是创造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没有广泛的开展赛艇项目,导致跟欧美国家赛艇项目的发展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不过,现在赛艇比赛在各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四川新津举行的“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具有国际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水上竞技运动,也有利于推动运动休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还有天津市举办的学生赛艇比赛,河北举行的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等,这些比赛都是有利于赛艇项目的普及。
  (二)常态化跟踪-反馈、连续性选材
  在一些国内外的大型比赛中,老的运动员退役之后,新的队员比赛经验欠缺,很容易在比赛中出现“断层”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建立并健全选材机制,科学的选拔运动员。教练员应该深入到体育教学前线中去,到基层的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跟体育老师建立反馈机制,全面的了解运动对象的各方面情况。同时,这种跟踪-反馈的机制也是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某一时间段需要运动员了才去选拔,不间断的去挖掘、培养体育苗子,向省队、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三)更加注重心理层面的选材
  教练员在选材时,一般以形态指标以及机能指标要求为主。因为这些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以客观的标准作为参数,去衡量运动水平。当然,竞技水平在比赛成绩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实际上,心理、精神层面的选材会掺杂一些主观的因素,相对较其他方面的指标,要更难评价一些。怎样去判断运动员心理类型种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评判的误差有可能就会终止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任何运动中都会有“黑马”的出现,那些平时成绩一般,却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人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教练员应该从多维的角度的交替分析,使评判标准更加人性化、趋于客观。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把心理因素也放在重要的位置,融入到选材以及育才中去,才能更好的指导选材。
  三、赛艇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中,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中国赛艇队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张杨杨以6分16秒06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这是中国赛艇夺得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是中国赛艇队的第一块金牌获得者,实现了中国赛艇项目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金牌突破。这证明了,赛艇史上金牌的获得,增强了队员的信心,打破了欧美国家对赛艇项目的垄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赛艇运动员徐东香、黄文怡也以7分11分93的优异成绩取得了银牌。横向比较,虽然跟中国的乒乓球、游泳、跳水、举重等强项相比,所取得奖牌的比重不大,但是纵向来比较,中国赛艇队的发展可观,发展前景大。核心队员在运动队中会起到带头作用,是新队员的模范和榜样,对新队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优秀的赛艇运动员带动整个运动队的成绩,进行经验交流等各种方式来提高整体运动水平。核心队员对新队员的传、帮、带,建立核心队员带新队员的模式,传递“正能量”,达到运动队整体和谐的局面,有利于队伍的建设以及发展。
  赛艇运动的名人效应,可以拓宽赛艇运动的关注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参与,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体育事业的壮大,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相信赛艇运动在中国会走向更好的道路,走向世界的巅峰。
其他文献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前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些做法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最显著的结果是资源浪费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于是治理环境、生态补偿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06年,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概念。由此,各地也开始纷纷关注生态补偿。从2010年开始,苏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而且最受大众喜爱,普及程度最广泛。因此无论是从小学到大学开设有乒乓球的课程,还是比较专业性的教学训练,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上。在乒乓球教学中,需要学生刻苦训练以外,为了提升学生对乒乓球技术与战术的紧密结合能力,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如何提升在乒乓球的教学中技战术训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足球运动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激烈、技术要求高的优势,尤其是在校园内的足球教学中,要求严苛,在实际的训练中发现了一些根本上的问题,这是改变足球影响足球结果的关键。因此,本文对中职足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自由泳作为启蒙泳姿较蛙泳更能有效发展儿童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远端肢体信号传递的支配能力,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发展较蛙泳效果更佳;迎合中考体育发展需要,能吸引更多儿童进行游泳学习、锻炼,有更多后备人才可选。  关键词 竞技游泳 选材 启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2  摘 要 体操运动是一项极易发生损伤的项目,专项技能复杂,动作难度要求高,动作失误的发生率高,动作的危险性也高。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文章通过对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期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体操训练 运动损伤 预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1000例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海南省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一般规律,从而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促进海南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运动损伤 高校 运动康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致国家不再那么硬性的限制教师的自由流动,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教师换岗或离职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教师的非理性流动一方面造成了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现代足球对技战术要求越来越高,对抗越来越激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手段很多,可以通过训练进行积极恢复,也可以通过睡眠、物理治疗等方法,合理的营养也是消除疲劳或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科学化训练离不开营养的补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为通过监控激素浓度短时升高对力量训练适应性的影响。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侧上肢力量训练(训练计划a),先进行双侧下肢再上肢力量训练(训练计划b)各4周。力量训练计划b期间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显著性升高,而力量训练计划a期间则无显著性变化。力量训练计划a和b期肱二头肌1RM出现增长。力量训练b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