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幼儿教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学;沟通艺术;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2-0150-01
沟通是一门艺术。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入跳。意思是说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表达方式不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幼儿园家园合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家长沟通。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步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作为幼儿教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互相尊重就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但两者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存在尊卑、贵贱、高低之分。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发号施令的态度训斥、推卸责任、指责幼儿家长,不说有侮辱幼儿家长人格的话,不做有侮辱幼儿家长人格的事。“必须”“应该”等词语,要尽可能少说,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引起家长的不满,有损害教师自身的形象素质,并降低教育的效果。
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多倾听家长的想法,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的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眼睛要注视着对方,用点头表示认同,态度一定要诚恳,多听少说。让家长感到你的真诚,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教师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是,应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在谈论幼儿的不足时,教师要表明一种态度,即让家长明白,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以便家园合作引导幼儿改正缺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并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关爱每一个幼儿,理解作为父母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家长,让家长觉得你很关注和重视他的孩子,那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能顺利进行。使家园的配合更加自然、融洽。
二、要有一颗“爱心”去感动家长
孔子《论语》中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道理我相信谁都明白,要持有一颗“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对幼儿充满热情的心、一颗发自肺腑的真心,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幼儿、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实事求是向家长反映幼儿的情况。每天在幼儿入园和离同时,一句:“早上好!”,“小朋友再见!”“你真棒!一个小小的拥抱等,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关注他的孩子。老师会为了他的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为了幼儿的失败而感到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去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这种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灵,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让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三、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采取不同沟通方式
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和不同类型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来于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一样。因此,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并用语言巧妙与家长进行沟通。一是对待素养高的家长。当幼儿与同伴间发生矛盾时,他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成长。还会主动说:“老师,没关系的!小孩子之间很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非常理解老师的工作,支持老师的工作!这类型的家长,我心存感激甚至敬佩之情。我会毫不隐瞒、非常坦率告诉家长幼儿在园的种种表现,并主动向他请教:让他们提出教育幼儿的一些好的意见和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见意,借鉴他们的教育经验,共同做好家园教育。二是对待祖辈家长。当今社会,由于年轻家长工作忙,无力照看孩子,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祖辈家长的肩上。祖辈家长有着与年轻家长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加宠爱孩子,比较关注生活中琐碎细节。他们喜欢以经验代替科学,思想较为保守,不易变通,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这类型的家长。我就采取以拉家常的方式和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总是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还主动把幼儿在园发生的趣事说给他们听,积极的态度肾定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让家长体会到你与他们一样为幼儿的进步而高兴。再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以及会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这样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真正意义上的“爱”幼儿就是采取更好的方法教育幼儿,便于家长接受。让他们觉得我们教师对他孩子很关心、细心,把幼儿送到幼儿园让他们很放心。三是对待个别比较粗暴的幼儿家长。一当幼儿和同伴发生矛盾时,有的家长会马上对着孩子发脾气、训斥幼儿,甚至还会拉着孩子当着教师的面“兴师问罪”。对待这样的家长,我会用“降温”法,以聊天的方式,先听听家长的想法,让他把所有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和他赔理道歉,待他的心情平静时再向家长解释幼儿同伴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属正常现象,再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指出:作为我们家长和教师最重要是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和同伴友好的相处。让他能够理解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才会愿意和教师心平气和的交流。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觉到教师是真正喜欢和关注自己的孩子时,对工作尽职尽责,自然会产生信任感,从而会更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学;沟通艺术;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2-0150-01
沟通是一门艺术。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入跳。意思是说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表达方式不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幼儿园家园合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家长沟通。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步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作为幼儿教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互相尊重就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但两者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存在尊卑、贵贱、高低之分。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发号施令的态度训斥、推卸责任、指责幼儿家长,不说有侮辱幼儿家长人格的话,不做有侮辱幼儿家长人格的事。“必须”“应该”等词语,要尽可能少说,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引起家长的不满,有损害教师自身的形象素质,并降低教育的效果。
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多倾听家长的想法,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的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眼睛要注视着对方,用点头表示认同,态度一定要诚恳,多听少说。让家长感到你的真诚,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教师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是,应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在谈论幼儿的不足时,教师要表明一种态度,即让家长明白,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以便家园合作引导幼儿改正缺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并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关爱每一个幼儿,理解作为父母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家长,让家长觉得你很关注和重视他的孩子,那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能顺利进行。使家园的配合更加自然、融洽。
二、要有一颗“爱心”去感动家长
孔子《论语》中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道理我相信谁都明白,要持有一颗“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对幼儿充满热情的心、一颗发自肺腑的真心,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幼儿、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实事求是向家长反映幼儿的情况。每天在幼儿入园和离同时,一句:“早上好!”,“小朋友再见!”“你真棒!一个小小的拥抱等,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关注他的孩子。老师会为了他的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为了幼儿的失败而感到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去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这种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灵,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让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三、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采取不同沟通方式
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和不同类型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来于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一样。因此,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并用语言巧妙与家长进行沟通。一是对待素养高的家长。当幼儿与同伴间发生矛盾时,他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成长。还会主动说:“老师,没关系的!小孩子之间很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非常理解老师的工作,支持老师的工作!这类型的家长,我心存感激甚至敬佩之情。我会毫不隐瞒、非常坦率告诉家长幼儿在园的种种表现,并主动向他请教:让他们提出教育幼儿的一些好的意见和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见意,借鉴他们的教育经验,共同做好家园教育。二是对待祖辈家长。当今社会,由于年轻家长工作忙,无力照看孩子,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祖辈家长的肩上。祖辈家长有着与年轻家长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加宠爱孩子,比较关注生活中琐碎细节。他们喜欢以经验代替科学,思想较为保守,不易变通,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这类型的家长。我就采取以拉家常的方式和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总是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还主动把幼儿在园发生的趣事说给他们听,积极的态度肾定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让家长体会到你与他们一样为幼儿的进步而高兴。再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以及会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这样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真正意义上的“爱”幼儿就是采取更好的方法教育幼儿,便于家长接受。让他们觉得我们教师对他孩子很关心、细心,把幼儿送到幼儿园让他们很放心。三是对待个别比较粗暴的幼儿家长。一当幼儿和同伴发生矛盾时,有的家长会马上对着孩子发脾气、训斥幼儿,甚至还会拉着孩子当着教师的面“兴师问罪”。对待这样的家长,我会用“降温”法,以聊天的方式,先听听家长的想法,让他把所有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和他赔理道歉,待他的心情平静时再向家长解释幼儿同伴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属正常现象,再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指出:作为我们家长和教师最重要是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和同伴友好的相处。让他能够理解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才会愿意和教师心平气和的交流。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觉到教师是真正喜欢和关注自己的孩子时,对工作尽职尽责,自然会产生信任感,从而会更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