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了绿色写作这一新潮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掌握绿色写作的精髓并指导学生写作,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写作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绿色写作把作文看成是生命的一种原生态,以生活为源泉,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与心灵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体验去拥抱作文,让学生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概而言之,绿色写作的核心要求是有深度的原生态、个性化的生命体验,进行有思维性的阅读与写作。
从绿色写作的实质来考量,思想情感来自生活,只有生活丰富了,才有抒发感情、展示思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但这种欲望是人的自然本能,只是写作有了动机,和真正完成写作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学生通常所感到的“我写不出来”的原因。作家的生活阅历大多是丰富的,但不是所有阅历丰富的人都能写出东西来。所以,阅读文字应有所感悟才是写作的直接泉源,绿色写作必须回归到阅读中。“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写作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让文字触动自我潜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而与自我的感情世界和思想意识进行广泛交流,构成多维化图式,进一步激活自我,从而形成自我个体的敏感思维和深刻思想,这便是写作的精髓了。因而,抓住绿色阅读是绿色写作教学的根本。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字所传递内容的敏感度,进行深层阅读,达到心灵、情感的共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这些表达思维的感受力,即解决绿色作文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技巧的问题。
但由阅读而写作的能力培养一直缺少具体的实践方法,在此,笔者以绿色写作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深层阅读”和“深层模拟”两种操作方法,以期交流。
“深层阅读”就是要求阅读的高效率,要在有限的阅读中产生的写作高效益。正如余秋雨所讲:“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只有让学生自己感动了,与文中作者的或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了,他们作为阅读主体的心灵与阅读的文本有了对话交流,才会提高敏感度,情感思想才会积淀,才达到深层阅读,这是绿色写作教学的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体的思想情感,他们对文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种深层阅读因人而异,是绿色的、个性的,他人无法替代,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
当学生进行了深层阅读之后,自然产生模拟的希望,但传统的简单的机械模拟无异于照搬照抄,断送了生成话语特色的机会,中断了绿色写作的教学链。所以,我们要进行深层模拟,即超越传统上运用固定写作手法的模拟,深入到语言思维过程和情感思想的模拟,从而根据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构思,这便是绿色写作的深层要求。但是这种深层模拟必须建立在深层阅读的基础上。例如,当我们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时,都会意识到语言的精彩、抒情的形象,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但这是肤浅的。因为如果我们进行仿写时,很多学生还是会无从下手,即使有才思敏捷者写出来也只是会囿于这一种修辞,因为在阅读中我们就缺失了自己的个体情感体验和具体的理性模拟意识。试想,哪一篇好文章没用表达技巧,学生不能从技巧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时候学生不会写作并不是他们没有内容可以写,而是他们没有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他们难以模拟到深层的思维与情感。
深层模拟要求学习者了解怎样以自我个性的方式找出这些独特的表达,从而挖掘出它独特的思想感情。绿色写作的着力点放在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和启发学生的自由表达上,要求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的模拟体验。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具体的动态的东流水承载了静态的抽象的愁绪。这种比喻性的转化使具体形象与抽象形成了换位,造就了语言的陌生感和内容的亲切感。如果教师引导他们在这样的思维深度上进行深层模拟,就会诞生这样优美的语句:“友谊在离别之时迅速生长,长成了校园林荫道的片片绿荫”,“老师们在那永恒的粉笔末中耕耘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梦想”……所以,在绿色写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文本表达了什么内容,更要看清楚文本是如何表达这些内容的,引导学生在深层模拟中不断实践语言的思维优化。这样怎会找不出文学化语言生成的奥妙?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绿色写作教学不是直接走进现实生活,大搞原生态的体验,仍要回归到阅读中,呼唤有思维深度的、有原生态的个性化体验的读书、写作,这样方能达到“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
参考文献
[1]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50497.htm.
[2]余秋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N].扬子晚报,1998-09-18.
[3]武宏钧.绿色作文新体验.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1001/42039.html
(责任编辑韦雄)
写作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绿色写作把作文看成是生命的一种原生态,以生活为源泉,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与心灵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体验去拥抱作文,让学生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概而言之,绿色写作的核心要求是有深度的原生态、个性化的生命体验,进行有思维性的阅读与写作。
从绿色写作的实质来考量,思想情感来自生活,只有生活丰富了,才有抒发感情、展示思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但这种欲望是人的自然本能,只是写作有了动机,和真正完成写作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学生通常所感到的“我写不出来”的原因。作家的生活阅历大多是丰富的,但不是所有阅历丰富的人都能写出东西来。所以,阅读文字应有所感悟才是写作的直接泉源,绿色写作必须回归到阅读中。“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写作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让文字触动自我潜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而与自我的感情世界和思想意识进行广泛交流,构成多维化图式,进一步激活自我,从而形成自我个体的敏感思维和深刻思想,这便是写作的精髓了。因而,抓住绿色阅读是绿色写作教学的根本。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字所传递内容的敏感度,进行深层阅读,达到心灵、情感的共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这些表达思维的感受力,即解决绿色作文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技巧的问题。
但由阅读而写作的能力培养一直缺少具体的实践方法,在此,笔者以绿色写作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深层阅读”和“深层模拟”两种操作方法,以期交流。
“深层阅读”就是要求阅读的高效率,要在有限的阅读中产生的写作高效益。正如余秋雨所讲:“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只有让学生自己感动了,与文中作者的或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了,他们作为阅读主体的心灵与阅读的文本有了对话交流,才会提高敏感度,情感思想才会积淀,才达到深层阅读,这是绿色写作教学的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体的思想情感,他们对文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种深层阅读因人而异,是绿色的、个性的,他人无法替代,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
当学生进行了深层阅读之后,自然产生模拟的希望,但传统的简单的机械模拟无异于照搬照抄,断送了生成话语特色的机会,中断了绿色写作的教学链。所以,我们要进行深层模拟,即超越传统上运用固定写作手法的模拟,深入到语言思维过程和情感思想的模拟,从而根据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构思,这便是绿色写作的深层要求。但是这种深层模拟必须建立在深层阅读的基础上。例如,当我们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时,都会意识到语言的精彩、抒情的形象,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但这是肤浅的。因为如果我们进行仿写时,很多学生还是会无从下手,即使有才思敏捷者写出来也只是会囿于这一种修辞,因为在阅读中我们就缺失了自己的个体情感体验和具体的理性模拟意识。试想,哪一篇好文章没用表达技巧,学生不能从技巧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时候学生不会写作并不是他们没有内容可以写,而是他们没有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他们难以模拟到深层的思维与情感。
深层模拟要求学习者了解怎样以自我个性的方式找出这些独特的表达,从而挖掘出它独特的思想感情。绿色写作的着力点放在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和启发学生的自由表达上,要求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的模拟体验。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具体的动态的东流水承载了静态的抽象的愁绪。这种比喻性的转化使具体形象与抽象形成了换位,造就了语言的陌生感和内容的亲切感。如果教师引导他们在这样的思维深度上进行深层模拟,就会诞生这样优美的语句:“友谊在离别之时迅速生长,长成了校园林荫道的片片绿荫”,“老师们在那永恒的粉笔末中耕耘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梦想”……所以,在绿色写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文本表达了什么内容,更要看清楚文本是如何表达这些内容的,引导学生在深层模拟中不断实践语言的思维优化。这样怎会找不出文学化语言生成的奥妙?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绿色写作教学不是直接走进现实生活,大搞原生态的体验,仍要回归到阅读中,呼唤有思维深度的、有原生态的个性化体验的读书、写作,这样方能达到“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
参考文献
[1]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50497.htm.
[2]余秋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N].扬子晚报,1998-09-18.
[3]武宏钧.绿色作文新体验.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1001/42039.html
(责任编辑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