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介绍了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具体实例开展案例式教学的情况。实践证明,实行案例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PLC课程;本地实际;案例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044-01
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案例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例说明。
案例一:我市变压器厂的文化娱乐室需要安装艺术灯,师生去现场了解具体要求,9个彩灯L1~L9号灯闪亮的时序为:L1~L9号灯全亮——L1~L9号灯依次点亮——L1~L9号灯全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接着师生讨论确定采用PLC实现设计的步骤:
(1)确定输入输出地址,并编写程序。(2)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3)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学生运用基本位逻辑指令及移位寄存器指令编程调试,并做好PLC与外围电路的接口连线,最后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到现场进行安装。经过一年的运行使用,效果良好。
案例二:我市城区德山街一个十字路口,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要求为:南北向红灯亮30秒,东西向绿灯亮24秒闪3秒,东西向黄灯亮3秒;然后东西向红灯亮30秒,南北向绿灯亮24秒闪3秒,南北向黄灯亮3秒,并不断循环反复。
然后师生运用PLC相应的功能指令,编写程序,并通过调试修改,最后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我们还协助街道相关技术人员实地安装,受到街道管理处的好评。
案例三:我市轴承厂三车间加工轴承内外圈,要用PLC控制刀库捷径方向选择。加工中心刀库回台上面设有8把刀,每把刀有相应的刀号地址,分别为1,2,……8。要求刀库转动时,由传感器测试其刀号位置,并由一只数码管显示当前刀号位置。
师生到现场,同企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一起,熟悉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相关情况。然后利用功能指令中的数据处理指令,编写刀库捷径方向选择控制程序。经修改调试,上机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按下启动开关后,如果霍尔开关没有找到任何刀,电机将按顺时针方向自动转动,直到指霍尔开关检测到某把刀,电机停转。这时数码管将显示该刀号地址。拔码开关用来选择刀号。选好刀号后,再按一下“送刀号”按钮,即可将所选择的刀号送入程序。程序将对所选择的刀号与当前刀号进行比较、运算,然后控制电机按照离当前刀号最近的方向旋转(即最捷径方向,正转或反转),转到所选刀号位置后,电机停转。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2年来,运行稳定。
案例四:我地一居民楼的垂直曳引式电梯(PLC控制),一个月内不定时的出现5~7次自我保护停梯,人被锁定在电梯内,有时要呆上1个小时,电梯才被修复运行。后来我们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彻底排查,原来是电磁噪声干扰所致,具体原因有二:一是电机的动力线与电梯系统的信号线有一段没有分开成束,并且是平行分布;二是变频器周围有接触器未加装防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这些情况所引起的电磁噪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控制信号出错,电梯进入自保停运状态。
师生运用PLC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修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即把所有信号线与动力线及外部设备的控制线分开成束、各自屏蔽,屏蔽层良好接地;信号线与动力线,控制线尽可能避免平行布线;信号线与动力线相距20 cm以上,相交时尽可能成直角。另外,把变频器周围所有接触器、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上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如RC吸收器等。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改进,克服了电磁干扰的影响,该电梯再未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对《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我们联系实际,实行案例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星平.“PLC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关 键 词] PLC课程;本地实际;案例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044-01
在《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案例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例说明。
案例一:我市变压器厂的文化娱乐室需要安装艺术灯,师生去现场了解具体要求,9个彩灯L1~L9号灯闪亮的时序为:L1~L9号灯全亮——L1~L9号灯依次点亮——L1~L9号灯全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接着师生讨论确定采用PLC实现设计的步骤:
(1)确定输入输出地址,并编写程序。(2)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3)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学生运用基本位逻辑指令及移位寄存器指令编程调试,并做好PLC与外围电路的接口连线,最后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到现场进行安装。经过一年的运行使用,效果良好。
案例二:我市城区德山街一个十字路口,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要求为:南北向红灯亮30秒,东西向绿灯亮24秒闪3秒,东西向黄灯亮3秒;然后东西向红灯亮30秒,南北向绿灯亮24秒闪3秒,南北向黄灯亮3秒,并不断循环反复。
然后师生运用PLC相应的功能指令,编写程序,并通过调试修改,最后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我们还协助街道相关技术人员实地安装,受到街道管理处的好评。
案例三:我市轴承厂三车间加工轴承内外圈,要用PLC控制刀库捷径方向选择。加工中心刀库回台上面设有8把刀,每把刀有相应的刀号地址,分别为1,2,……8。要求刀库转动时,由传感器测试其刀号位置,并由一只数码管显示当前刀号位置。
师生到现场,同企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一起,熟悉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相关情况。然后利用功能指令中的数据处理指令,编写刀库捷径方向选择控制程序。经修改调试,上机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按下启动开关后,如果霍尔开关没有找到任何刀,电机将按顺时针方向自动转动,直到指霍尔开关检测到某把刀,电机停转。这时数码管将显示该刀号地址。拔码开关用来选择刀号。选好刀号后,再按一下“送刀号”按钮,即可将所选择的刀号送入程序。程序将对所选择的刀号与当前刀号进行比较、运算,然后控制电机按照离当前刀号最近的方向旋转(即最捷径方向,正转或反转),转到所选刀号位置后,电机停转。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2年来,运行稳定。
案例四:我地一居民楼的垂直曳引式电梯(PLC控制),一个月内不定时的出现5~7次自我保护停梯,人被锁定在电梯内,有时要呆上1个小时,电梯才被修复运行。后来我们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彻底排查,原来是电磁噪声干扰所致,具体原因有二:一是电机的动力线与电梯系统的信号线有一段没有分开成束,并且是平行分布;二是变频器周围有接触器未加装防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这些情况所引起的电磁噪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控制信号出错,电梯进入自保停运状态。
师生运用PLC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修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即把所有信号线与动力线及外部设备的控制线分开成束、各自屏蔽,屏蔽层良好接地;信号线与动力线,控制线尽可能避免平行布线;信号线与动力线相距20 cm以上,相交时尽可能成直角。另外,把变频器周围所有接触器、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上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如RC吸收器等。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改进,克服了电磁干扰的影响,该电梯再未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对《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我们联系实际,实行案例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星平.“PLC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