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班级的管理“心”法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年级总有一两个“问题”班级,让教师还没接班,就心存“敬畏”。今年,我就接手了一个学生情况复杂、家长配合度低、学生差异大的班级。想要带好班,就需要深度分析班情,巧妙利用班级的多元教育生态环境,耐心积极引导。经过师生磨合,家庭摸底之后,我慢慢地理出了安心、耐心、以心交心的“三心”应对思路。
  1.面对班级管理,要基于现状,找对策略
  “问题”班级里的问题,一定是层出不穷的。就我带的班级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场合意识和规则意识不足。所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班级规则,细化各种场合的评比,给予学生多元鼓励。
  首先是日评价。为了让学生们在每日重复的评价过程中保持积极性,我设计了“巧手点赞”和“惊喜盒子”两个活动。“巧手点赞”要求学生每天给同学送出一个赞,鼓励每个学生学会赏识他人。每天表现最棒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准备的“惊喜盒子”里面抽取小惊喜,如做一日班长、放学带队、减免一项家庭作业、多一本班级图书借阅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是周反思。学生们的进步离不开一个个小目标的选择。我将学生在校表现的五个观察维度——时间管理、学习态度、人际交往、团队意识、自我发展逐一细化,以周为单位填写,以月为单位总结,制定学生反馈表,既注重生成反馈,也注重目标规划。
  2.面对学生问题,要耐心引导,慢慢带领
  学生们的改变和进步需要时间,更需要引导、理解和等待。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还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摸索和尝试,所以要耐住性子慢慢引导。
  我们班设计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小岗位”。下课喜欢追跑的学生,做楼道安全员;排队速度慢的学生,做时间管理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区分不同行为的好与坏,在为集体服务的过程中正强化,替代教师苍白、反复的说教。
  3.面对家长工作,要以心交心,共同合作
  有的家长对教育一知半解,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想要班级有进步,与家长配合十分重要。面对家长,要以心交心,坦诚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
  班上有一个性格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的女生。但由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意见不一致,争吵不休,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养成拖拉、不爱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找到原因之后,我与家长诚恳地沟通,告诉他们针对孩子的现状,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急躁会适得其反,统一家庭教育的方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在那之后,父母间的关系得到缓和,孩子的作业问题也慢慢有了改善。
  焦虑的家庭需要教师打气减压,松懈的家庭需要教师适时提醒,缺少方法的家庭需要可行的建議……教师要真诚平等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学生奠定健康成长的基石。■
其他文献
航天育种教育活动是以太空种子为纽带,在种植太空种子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育种过程,学习太空种子种植技术和方法,开展种子筛选等科学探究活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首先,做好与不同阶段校内相关课程的衔接。  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方法。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应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内容可参考《科学》中动植物环境的相
1993年3月,《辛德勒的名单》的公映在全球引发了强烈反响,接连荣夺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接等7项奥斯卡金像奖。2021年3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同题材影片《波斯语课》却未能复刻《辛》片的现象级表现,上映9日,大陆票房仅为2055万。作为28年后同样表现二战中犹太人命运的反战影片,两片在品质及内涵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1问题与思考“学会思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体系,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认知心理品质,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发动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