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育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口语课堂分析

来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教育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能力、批判精神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批判教育学为视角,运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对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教学倾向等进行分析,发现接受批判教育学理论培训的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能采用“提问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语言比率更高,提问数量更多,提问题指向明确,能够提出让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问题,使批判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rn2020年9月,许多城市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为实现垃圾减量,各地区一直在努力推进垃圾分类措施.但是很多人觉得垃圾分类复杂,操作麻烦;很多人却在坚持严格分类
期刊
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中的英国国王并非基督教君王的典范,而是一名马基雅维利式的新君主.为了掩盖兰开斯特家族统治的非法根基,亨利积极地发动针对法国的对外战争.在此过程中,他竭力地营造自己在臣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并且让别人来为他所做的残酷行径承担责任.遵循马基雅维利教导的亨利创造了夺目的政治功业,但是,他无法借此获得人民对他的信任,而且还从此失去了良心的安宁.亨利通过暴力征伐缔造了一个虚妄的帝国,他未能建立稳固的秩序,王权合法性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在他死后,英国便再次被内战所吞噬.
利科后期作品中的"证实"概念源于他早期对于直接、自明的主体思想的批评.他追溯了胡塞尔现象学由于对"自然态度"的悬置,对绝然的明见性与相即的明见性的区分,以及"生活世界"的提出,而造成我思主体的去中心化.因为直接的自我理解无法实现,利科指出一条通过语言、象征和文本而返回自身的迂回长程,但是象征等中介的模糊性使其宣告的人的存在意义处于揭蔽与隐藏的不可还原的混杂形态中,利科对此提出自身诠释学中的信任与怀疑的辩证法,利科后期的"证实"概念是对该辩证法的再阐释.不同于海德格尔以"愿有良知"所保证的此在本真能在的见证
目的:探讨大学班级管理课程对师范生问题行为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并探讨问题行为管理方法知识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学与行为管理方法问卷和问题行为管理效能感问卷,对贵州某高校3939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控制年级、专业、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后,学习班级管理课程显著正向预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方法管理知识(β=0.20,p<0.001)、行为方法管理知识(β=0.19,p<0.001)和行为管理效能感(β=0.14,p<0.001),结果表明学习了班级管理课程的师范生的教学方法管理知识、行为方
文题亮相rn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n近日,一家名为“今日油条”的店铺火爆网络.它的店铺装修、logo和菜单版面等与“今日头条”极度相似.为此,“今日头条”起诉了这家刚
期刊
★命题核心解读★  就“网络短视频的利弊”进行探讨,要求考生选择一方观点并展开论证。选择四则材料,找到思辨的维度。材料一从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给出了大数据,主要呈现当代青少年观看短视频时间之长、沉迷之深的事实。材料二从家长角度反映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造成的危害,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助长青少年的虚荣攀比心理,二是影响孩子的学业。材料三是中科院利用短视频传播科学知识的例子,引导辩论者(写作者)要辩证
期刊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如苏州拙政园。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期刊
虽然莱昂诺拉·卡灵顿时常被定义为一位英国超现实主义女画家、德国画家马克思·恩斯特的"缪斯",但她的绘画创作与其文学写作相融相生,并与其个人经历紧密相连.卡灵顿的文学和艺术创作经历了新月初探期、满月过渡期和残月成熟期三个重要阶段,各阶段借鉴的文化灵感和采用的审美意象各有侧重.除了超现实主义,还包括崇奉强大女性神祇的异教文明和凯尔特神话,以及墨西哥前哥伦布时期文化及民间传统等等.本文通过例证和分析不同阶段文学和绘画之间"双联画"式的互文创作,旨在揭示卡灵顿如炼金术士般对新旧大陆不同魔幻意象的融合,挑战了固有的
一、知识结构rn二、复习建议rn1.注重经历统计过程、掌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rn统计这部分内容重点是数据分析活动.因此教师可结合趣味性与实效性设计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
期刊
新批评代表人物兰色姆自称继承了康德思想,但其"诗歌本体论"却对康德美学实施了改造.从艺术自律论看,康德"美的无功利说"强调审美愉悦的主观普遍可传达性,兰色姆则认为诗歌作为独立的价值领域应重建客观的、异质的"世界肉体".从语言论看,康德"艺术美"通过感性想象力与智性概念的协同发动、在追求概念的完善性中企及"理性理念"的象征,而兰色姆以诗歌"肌质"所代表的感性话语对抗概念确定性的"构架",推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和含混.从认识论看,康德将审美导向主观普遍性,艺术与科学共同将人类引向超验的理性世界,而兰色姆则坚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