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难哪!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老看见“创新”这个词,好多老大讲话都在强调中国要做创新大国,好多官员开口闭口都说创新怎么怎么重要。特别是在北京,过街天桥、机场广告、各个主要环岛,连我们昌平高速公路上都写着: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包容、厚德。
  政府号召市民爱国、包容、厚德,我都没啥可说的,但是号召市民创新,实在不靠谱,咱真没那条件。政府可以,机构也还能勉强做到,屁民创新真是难上加难。
  首先,我们没有给创作者生存的空间,好多创意还在摇篮里就给卡死了。正好看到新闻说,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通知,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广电总局发言人称,部分网络视听节目出现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等问题,今后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这一来,网络上的草根创新得小心翼翼了。
  我还认识一个美院的小姑娘,自己设计用毛毡子做各种鞋,很时尚。可惜姑娘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没人给她出1万元去工厂做样货。姑娘到处游说,终于找到北京一个厂子答应给她做10双样子。姑娘高兴,拿着样子给我们看,我们马上要订货,姑娘却迟迟不答复。过了两个月,我们又找到姑娘,问她为什么不理我们,她马上就哭了,说工厂把她的设计卖给了一家德国鞋公司,所以她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设计的版权了。
  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里面,权是老大,钱是老二,创新算个啥。如果政府真的要鼓励创新,首先要保护创新能力,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护做创新的人,保证他们的权利不能随意被侵犯。
  创新的第二个难处是没饭吃。我们做创新的人都是装饰品——某媒体要赚钱,请设计师来做个讲座,赚吆喝不赚钱;某国企需要表彰自己有创新,也请几个创新人物过来当个顾问,要不干脆自欺欺人,跟政府要大钱,做个大活动,把设计师和作品都请来参与一把,政府花大钱,组织者赚大钱,创新者喝西北风。这种事情我看见不少,创新需要自己的平台,不能永远为商业和官员寻租做陪衬。
  做创新的人需要合理商业化,而不是像一次性的筷子一样作秀。
  最重要的是,创新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从来不鼓励年轻人创新,只强调听话、乖。小学抄课本,中学背单词,到了大学跟着讲师做调研,工作了就服从领导,生活就听爹娘。在这种教育文化环境中讲创新基本上是瞎扯。我认识的有创新的人,多少都有点叛逆,有点流氓习气,这太正常了,大环境如此,不叛逆哪里来创新?中国人有话道:不破不立。
  肯定有人会说,草根创新是很困难,但是创新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发出来。真的吗?这其实是对的。大概六年前,我去参加一个技术会议,讨论各个国家技术创新的价值所在,当然有很多人说中国如何如何不好,只有一个美林证卷的老外持反对意见,她说中国很多技术非常发达,很有创新——比如网络安全技术。
  我们的官员还创造各种花样寻租的方式,估计连华尔街做衍生产品的都看傻了。我们还创造了各种貌似好吃其实有毒的食品,就比如牛奶,这绝对不是草根的创新,都是国企,都不差钱。他们在食品安全上一创新,让草根都目瞪口呆。
  如果政府让管文化的人去管质检,管质检的管文化,我敢保证食品安全了,文化也兴旺了。
  为了中国创新,政府真的没少花钱。但是我想在现有制度下,花公家钱的人如果创新“创”歪了,那花出去的钱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了。不是到了贪官污吏腰包里,就是到了房地产商口袋里。
  我还是希望政府不要把钱砸在创新上面,这都是老百姓用自己血汗交的税。最近经济下滑,政府不如把钱用在提高医疗、教育等为民谋福的项目上。创新只是需要政府给点政策——不要把新东西都卡掉,不要把没见过的东西全毙了,少收点小作坊的税,让他们能自己发展起来,少点官僚手续,让他们把小买卖做起来就挺好的。不然,政府大喊创新,真是有点叶公好龙。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其他文献
“人心,才是妖怪真正的名字。”  谈到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研究者曲晨如此评论。大量日本推理小说的引进,已成为近年来国内的一股出版热潮,东野圭吾、岛田庄司、京极夏彦、石田衣良、伊坂幸太郎、宫部美幸……这个名单上的作家,气质迥异,比如东野圭吾跨界悬疑、科幻、社会等领域,岛田庄司力图从神话中汲取养分,绫辻行人则让叙事成为谜团的一部分。  这其中,京极夏彦以其“妖怪推理”系列独成一派。1994年,在广
五花肉吱吱作响,红白萝卜、魔芋、香菇、牛蒡、高汤、味噌悉数下锅……擦净桌椅,挂好布帘,点亮灯笼,脸带刀疤的老帅哥便准备开门迎客了。墙上的手书菜单上只有豚汁定食和三种酒,但只要客人要求,老板会现做各种日式家庭料理。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位特别食客和一段温情的故事——每次看日剧《深夜食堂》,我都暗下决心,一定要亲身体验这样的氛围与美味。  老式居酒屋,体贴  初到东京,我们下榻的酒店背后就有一个居酒屋聚集地
自从嫁给了科学家,我们家形成了一条完美生物链:我养科学家,科学家养细胞,然后用养细胞赚的钱养我。  刚写完这句,科学家老公二宝默默地在我身后叹了口气:“我已经不养细胞很多年了。”  “可是你说的别的,我都听不懂!”我丢给他一个白眼,意思是,不用再和我讨论这件事了。  “对付”科学家,就得用没有逻辑的武断方式。他们是逻辑控、推理控、事实控……我很想知道,老公的基因,也是23对么?    越客观,口味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接受心理学家将口吃和心理的恐惧或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医学上也有不少有关声带病变产生口吃的研究,而科学家们则采取了迂回路线:从会唱歌的鸟儿身上寻找答案。    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国王的演讲》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生性腼腆的乔治六世在临危受命继承王位之后,如何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了口吃。    节律有障碍,说话不连贯    口吃其实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
对于追求大片真实视觉感的中国影视剧组来说,环保更多是一种作秀。在利益面前,他们以艺术的名义,漠视原始生态的不可复制性,对生态环境施以无法补救的伤害。而另一方面,他们肆意破坏背后,也隐含着地方部门的纵容,为追求“卖点”,置环境生态于不顾。    108好汉来不及“水泊”梁山,就被下逐客令。  驱逐他们的,是郑州黄河湿地管理方。2010年1月,新《水浒》剧组,由于未经批准,擅自在郑州黄河湿地进行拍摄,
这坏消息,黄怒波几乎是最后一个知道。  夜里四点钟,还在倒时差的他被无数个来电和短信从酣睡中吵醒,所有的人都在向他求证一件事:中坤冰岛买地被拒是否属实?你有何回应?  那一刻,黄怒波有些懵——他没有收到冰岛方面的消息。冰岛政府作出决定后并未第一时间通知投资方中坤的联络人,而是向第三方媒体公布了此结果。  法新社报道说,冰岛内务部长乔纳森已经宣布,使用的言辞很坚定:“我们不可能同意这家中国公司购买土
1  接二连三的伤医凶案,使得林灿(化名)先是生怒,继而动摇。他说:这对医学生打击很大。  林灿是上海某医学院眼科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早些时候,他看医疗剧《无限生机》着迷:剧中有一干超脱的大夫,病人来了说没钱,他们给治,下本用好药;病情告急时,又能凭借洞察力,做到药到病除。  “现在看来,这是美好向往,而非现实的反映。”林灿说,支撑医学生走下去的,是一种类似于股市中的“被套牢”心态——舍不得割肉,
事情都源于一则求爱帖。  “果壳网编辑袁新婷,你好漂亮,文静,温柔,我想问,你结婚了吗?”  袁新婷是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编辑,因为解释“超级月亮”这一现象而接受了电视采访。  没想到仅仅亮相了不到30秒,果壳网上就出现了以上求爱帖,并且在短短时间内,超过700人,点击了“同问”。  这个帖子火成这样,有点出乎果壳网的意料。“心事鉴定组”频道编辑张穆君打趣说,“科学青年也是需要解救的。”  不久后,姬
西方医学界对中药从来都心存疑。今年4月的两项重要的医学研究更加重了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先是《美国科学院院刊》证实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可能导致尿道癌,而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的迈克尔·本斯博士通过DNA检测发现进口中药材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和珍稀动物成分。  德国纽伦堡生物医学与制药学研究所所长弗里茨·泽格尔甚至认为,使用传统中药是一场赌博,“我们对它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FDA的警告  和医学
看雷剧,品雷情,保持一点对雷男雷女的触感,乃我每年做电视剧盘点的工作需要。在穿越流感集体爆发的2011年,我被大名鼎鼎的“九星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