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基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在某些层面上直接决定了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与应用效果。倘若建筑地基结构存在隐患问题,势必会对建筑体的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而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技术,能够起到进一步强化工程地基质量与延长建筑体应用寿命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实行意义。针对于此,文章主要结合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特点,重点说明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结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加且建筑规模也得到相应扩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工程存在的交叉工程数量急剧增多。众多周知,地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现场施工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工序,很容易给地基施工工作带来较多隐患问题,且相应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加剧。针对于此,从事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从本质上意识到地基工程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从根本上优化各项施工工序,以便更好地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
1 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相关特点分析
地基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以及人员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施工特点。以下是本人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整理与归纳的关于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相关特点,仅供参考。
1.1 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面积较大,各地区受到经纬度跨度不同的影响,在土质以及地形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可以说,不同地区的建筑施工工作存在较大不同。如此一来,侧面决定了我国地基施工具备复杂性与难度性特点。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地形条件与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以期确保后续的应用效果[1]。
1.2 整体性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如果地基结构出现不良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周期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地基施工存在“触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特点。
1.3 多发性
现如今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俨然成为衡量建筑单位与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施工建设单位逐渐对地基处理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然而,介于部分施工建设单位自身能力有限的影响,所建成的地基结构在遭遇自然灾害时,难以有效抵抗,很有可能引发房屋倒塌问题,危及居住者的人身安全[2]。
2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及实践应用
2.1 强度夯实技术
介于地基结构存在大量水分的影响,导致土质往往多呈现出疏松的特点。如此一来,地基结构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耦合。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多会选择应用强度夯实技术加以处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明确地基施工密度,根据实际密度,利用强度夯实技术将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除干净。与此同时,针对软土地基变形问题,强度夯实技术也可以发挥出较大的功能作用。
2.2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主要以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为主。对于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而言,主要以特定的混合溶液作为主要原材料,将其注入搭配地基土地的底部当中,待溶液固定之后,基本上可以有效形成渗透效果好、轻度较佳的保护层。对于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而言,主要利用压浆泵、灌浆泵等设备将处理均匀的水泥材料充分灌入到地基亟待加强的土体结构当中,并利用填充等方式,确保地基中的岩石密实度得以有效加强[3]。
2.3 地基预压施工技术
地基预压施工技术主要针对真空预压施工技术与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类型而言。其中,真空预压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地面地基施工当中,往往多利用竖井排水方式减轻地基土壤中的多余水分。而堆载预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方面,通过使用堆载余压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进一步强化地基承载能力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因建筑上部荷载加重而出现地基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比较利于确保建筑地基结构的性能稳定性。
2.4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多利用振冲法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利用起重机的起吊作用,将振冲器吊起来,并启动潜水电机,目的在于确保偏心块得以被带动。如此一来,振动器的振动频率会显著提升。待启动水泵之后,受到高压作用影响的水流会喷入到土体当中。在此基础上,填充碎石材料,确保振动挤密效果。一般来说,该过程多体现出反复特点,直到填充效果满足工程需求之后,才可以停止操作。这样一来,地基的承载能力基本上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奠定基础[4]。
3 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优化措施分析
3.1 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与落实安全管理内容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选用具备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人员开展现场施工工作。对于地基等基础施工工作,必须选用实踐能力强、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施工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现场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针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必要时可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机械设备、施工流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规避现场质量隐患问题。
3.2 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工序流程顺利进行
针对现阶段技术管理体系过于薄弱的问题,建议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构建技术管理责任制,将技术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中,彻底夯实现场技术管理水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与负责基础性施工项目的安全责任与管理责任人进行协调与联系,确切地将各项技术管理内容落实到各施工部门当中,为后续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4结论
总而言之,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合理的基础保障,必须加以重点贯彻与落实。针对现阶段地基处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当前安全隐患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关的控制手段与管理手段,贯彻与落实地基处理技术内容,彻底解决现场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志飞.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7(40):120-121.
[2]张楠.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对策[J]. 建筑安全,2012,27(05):15-19.
[3]金明,徐维珂. 浅谈施工现场地基处理技术[J]. 建筑安全,2018,33(02):41-43.
[4]张晓飞. 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价值工程,2013,32(33):87-88.
(作者单位:张家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结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加且建筑规模也得到相应扩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工程存在的交叉工程数量急剧增多。众多周知,地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现场施工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工序,很容易给地基施工工作带来较多隐患问题,且相应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加剧。针对于此,从事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从本质上意识到地基工程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从根本上优化各项施工工序,以便更好地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
1 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相关特点分析
地基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以及人员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施工特点。以下是本人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整理与归纳的关于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相关特点,仅供参考。
1.1 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面积较大,各地区受到经纬度跨度不同的影响,在土质以及地形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可以说,不同地区的建筑施工工作存在较大不同。如此一来,侧面决定了我国地基施工具备复杂性与难度性特点。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地形条件与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以期确保后续的应用效果[1]。
1.2 整体性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如果地基结构出现不良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周期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地基施工存在“触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特点。
1.3 多发性
现如今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俨然成为衡量建筑单位与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施工建设单位逐渐对地基处理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然而,介于部分施工建设单位自身能力有限的影响,所建成的地基结构在遭遇自然灾害时,难以有效抵抗,很有可能引发房屋倒塌问题,危及居住者的人身安全[2]。
2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及实践应用
2.1 强度夯实技术
介于地基结构存在大量水分的影响,导致土质往往多呈现出疏松的特点。如此一来,地基结构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耦合。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多会选择应用强度夯实技术加以处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明确地基施工密度,根据实际密度,利用强度夯实技术将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除干净。与此同时,针对软土地基变形问题,强度夯实技术也可以发挥出较大的功能作用。
2.2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主要以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为主。对于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而言,主要以特定的混合溶液作为主要原材料,将其注入搭配地基土地的底部当中,待溶液固定之后,基本上可以有效形成渗透效果好、轻度较佳的保护层。对于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而言,主要利用压浆泵、灌浆泵等设备将处理均匀的水泥材料充分灌入到地基亟待加强的土体结构当中,并利用填充等方式,确保地基中的岩石密实度得以有效加强[3]。
2.3 地基预压施工技术
地基预压施工技术主要针对真空预压施工技术与堆载预压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类型而言。其中,真空预压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地面地基施工当中,往往多利用竖井排水方式减轻地基土壤中的多余水分。而堆载预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方面,通过使用堆载余压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进一步强化地基承载能力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因建筑上部荷载加重而出现地基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比较利于确保建筑地基结构的性能稳定性。
2.4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多利用振冲法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利用起重机的起吊作用,将振冲器吊起来,并启动潜水电机,目的在于确保偏心块得以被带动。如此一来,振动器的振动频率会显著提升。待启动水泵之后,受到高压作用影响的水流会喷入到土体当中。在此基础上,填充碎石材料,确保振动挤密效果。一般来说,该过程多体现出反复特点,直到填充效果满足工程需求之后,才可以停止操作。这样一来,地基的承载能力基本上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奠定基础[4]。
3 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优化措施分析
3.1 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与落实安全管理内容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选用具备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人员开展现场施工工作。对于地基等基础施工工作,必须选用实踐能力强、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施工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现场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针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必要时可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机械设备、施工流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规避现场质量隐患问题。
3.2 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工序流程顺利进行
针对现阶段技术管理体系过于薄弱的问题,建议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构建技术管理责任制,将技术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中,彻底夯实现场技术管理水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与负责基础性施工项目的安全责任与管理责任人进行协调与联系,确切地将各项技术管理内容落实到各施工部门当中,为后续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4结论
总而言之,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合理的基础保障,必须加以重点贯彻与落实。针对现阶段地基处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当前安全隐患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关的控制手段与管理手段,贯彻与落实地基处理技术内容,彻底解决现场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志飞.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7(40):120-121.
[2]张楠.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对策[J]. 建筑安全,2012,27(05):15-19.
[3]金明,徐维珂. 浅谈施工现场地基处理技术[J]. 建筑安全,2018,33(02):41-43.
[4]张晓飞. 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 价值工程,2013,32(33):87-88.
(作者单位:张家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