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动态,本实验室采用常规的培养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地区疑似流脑患者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机 构】
:
310006,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310006,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310006,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310006,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动态,本实验室采用常规的培养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地区疑似流脑患者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其他文献
答:首先需明确检测目的,如检测的病原微生物为RNA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禽流感病毒)须注意使用无RNA酶的、经高压灭菌的一次性制品,血标本应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分离后如需长期保存,需在-70℃,如对新鲜组织进行mRNA检测,若不立即提取核酸,也应保存在-70℃;如检测沙眼衣原体DNA,取材时一定要取到上皮细胞(沙眼衣原体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复制),而只取分泌物会降低检出阳性率。根据不同的标本也有
为了解新生儿败血症中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状况,我们收集了40株新生儿血液感染的MRCNS进行了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A/B/C、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qacA/B等基因检测。
为了科学、合理应用心脏标志物,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曾于2002年制订了《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准则》[1].由于近几年来心脏标志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很快,2002年制订的这一应用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应用需要,因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决定制订新的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衰时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建议,并委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心脏标志物
目的对LuxScan10K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的性能进行评估及对其与丙型肝炎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对LuxScan10K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性能进行评估;采用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为原理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临床样本,判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阳性。对样本编盲后,样本与丙型肝炎蛋白芯片进行反应。芯片反应后,针对编号样本用LuxScan10K激光共聚
第二届亚洲检验技师学术大会于2005年9月25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胜利开幕,Susumu IWATA会长和丛玉隆主任委员分别致词,吕元主任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会长刘俊和上海卫生局副局长刘国华也出席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一、概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男科学的迅速崛起,不育症的患者增加,传统的精液常规检查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评估精液的质量依赖4个要素:
目的 探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特征及流行现状,以利于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方法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对56株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IRPA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8种抗菌药物对I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 56株IRPA用ERIC方法分为33型;IRPA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 结论 IRPA
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根据2005年新达成的HCV基因型命名规则共识[1],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的亚型(如1a、2b、3c等).由于1型和4型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标准化治疗较2型和3型更为耐药,因此HCV基因型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中
形态学检查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更重要体现在标本直接制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对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痰标本涂片中的白细胞数和鳞状上皮细胞数决定了这个标本是否做培养.同时,菌体形态及是否在白细胞内等信息为痰标本培养出的微生物是否为致病菌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和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商品化试剂盒已成为检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许多实验室内试剂说明书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试剂的使用没能达到最佳状态,给实际工作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产生错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