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我国教学的三大主要科目之一,一直备受教师的关注。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数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在课堂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直很不理想。我在仔细研读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学策略,以期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疑问是思考的源泉,思考是学习的前提。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一般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主要为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将问题情境生活化。下面,我将举例进行介绍。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我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除法的小故事,即:猪八戒去花果山做客,碰巧孙大圣不在,于是花果山的小猴子们便替孙大圣招待猪八戒。这时,一位猴管家为猪八戒准备了100个大仙桃,八戒客气地说道:“俺八戒怎好意思一人独享美食呢?大家一起吃吧!”可是花果山一共有30只猴子,这桃子该怎么分呢?这时八戒脑子一转,说道:“100÷30=3……1,你们每人吃3个,我吃一个便好。”花果山的猴子们都感激涕零。待到孙大圣回来后,猴子们都感激地向孙大圣讲述猪八戒如何之好,大圣大怒说道:“好个呆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小猴子们纷纷不解,大圣为何这么说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除法余数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小学数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数学游戏虽然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教师还应发挥自己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严格控制游戏的时间和课堂的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了“数青蛙”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为:10个学生一组,小组的第一个学生开头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二个学生要紧接第一个学生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第三个学生要紧跟第二位学生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在此期间,其余学生充当裁判,当有学生说错就淘汰,每个小组剩的最后两名学生再次比赛,得出“数青蛙”游戏的冠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乘法口诀,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这节课时,我安排了6名学生参与游戏。游戏的规则为:每个学生抽取一张卡片,认为“自己”是因数的站在教室左侧,认为“自己”是倍数的站在教室右侧,认为“自己”既是因数又是倍数的站在教室中间,并说出自己这样站位的理由,如:一个学生抽取的卡片为12,她站在了教室中间,这时她就要说出12既是因数也是倍数的理由,即:12是1、2、3、4、6、12的倍数,也是24、36、48等数的因数。通过这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学习抽象性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这样既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对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圆柱与圆锥》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直观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圓锥的体积关系,我为学生准备了细沙,要求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自主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为:将圆锥中盛满细沙倒入圆柱当中,看几次可以将圆柱填满。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操作之后,学生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三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直观理解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对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四、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并呈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视频、微课、动画、图片等手段,将复杂的数学内容变得简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以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的理解;第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直观观察图形的旋转点、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我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在观察教师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总结旋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升“旋转”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再比如: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提前为学生发布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如果遇到疑惑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留言给教师,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突出重点,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积极地去探索、研究。因此,要想构建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责编 孟 飞)
其他文献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了学生应自备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个核心素养。近年来,教育系统不断转变育人理念,加大理论研究,建设特色课程,注重教学实践,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具体至11~12岁学生,即社会责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客观上需要篮球课程的支撑,尤其是学生需
期刊
教育随时代的改变呈现日新月异的景象,近些年来,教育理念发生新变革,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随之兴起,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随着这种方式的广泛使用,在现实中的问题和缺陷也随着体现出来。身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综合
期刊
现代小学体育教学转型为以“健康第一”的目标为指引,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成为我们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很多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没有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只是单纯的教学,或者进行体育竞技,没有严格贯彻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渗
期刊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根治手术在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优势和安全性。  方
目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致痛性操作,但对于早产儿而言却又是不可避免的。疼痛这一不良刺激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表现为肌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