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在胜利的地方相会吧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理想”是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作苦斗的挣扎?什么东西能使我们极富于韧性的拼命?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快乐地、毫不灰心地生活在不能算是人的生活的深渊中?我说就是“理想”!亲爱的,您以为是不是?
  您说过去许多年都被您浪费了,到今天您才认真地学习,认真地奋斗,这是很真实的自白,我很高兴呀,由此足证您已踏上光明的途程,祝贺吧,我们遥远地互相祝贺吧!
  我俩同在一起生活的这些年岁,今天追忆起来还是有许多暗影与创痕,而且每一点都曾用我俩的泪水洗过的。那种不可避免的龃龉,就是发生于我俩个人生活之舟的没有舵叶……现在不同了,不仅现在,应该说自从近年来吧,您的生活之舟有了舵了,而且大家行驶的方向也一致了。您用尽平生极大的气力,满面香汗淋漓地划着生活之舟从后面赶来,远远地听着您在嘻嘻哈哈的唱扬您的快乐的生命,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我拼发所有力气耐着心肠不断地往前奔,我用先行的激励的招呼来打气您,快呀,快呀,不达目的不罢休呀,可是哟,心爱的,您似乎是希望我停留片刻,等到您赶上来后,我俩好在一只船上同来前往吗?您是否已经觉得劳累了,或孤独了,需要同在一只船上,让我出力气划着带您走吗?呵不,这不对的,这就表示您还有些懒惰和依赖!同时,亲爱的,您记住,我们同是在排山倒海的大浪中啦,假如我一松劲,我会退行千里的,俗语说不日进则日退,逆水行舟,我俩应该各自努力才对,反正目标既同,方向不错,只要各自尽划去,一定就能在一点相会,在胜利的那一点相会哟。……
  快乐呀,奋斗呀,我俩在胜利的地方相会吧!果然是胜利地相会了,我紧紧地抱住您,您贴贴地偎住我,我们呼唤千声万声的亲爱,我们急切不停地接吻,我将尽我所有尽我所能地慰劳您,同时也尽我所想的得到安慰!相片永远地在我身边,请放心。这是我离开您的第一封长信,也是您所渴望的东西吧!最后要叮嘱您,不要在思念中损毁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力量渡到目的地。
  即祝
  您的健康和愉快
  竹行 七·卅一上
  在研究“红岩”英烈之时,总是隐隐感觉有一位烈士光芒耀眼、英气逼人。他在“11·27”大屠杀中殉难于渣滓洞,临刑时极其壮烈。他就是1947年入党,1948年打入国民党军罗广文部,从事军队策反工作的黄埔第十七期(中央军校)毕业生——张学云。
  张学云,生于1922年,四川越西人,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余显容于1942年在四川内江相识,两人一见倾心。相识后,余显容随他来到成都,开始了一段浪漫而纯真的爱情生活。1948年7月30日,张学云在由成都赴重庆的途中,收到了妻子的挂号信,得知妻子已经走上革命道路,第二天即写了这封回信表示祝贺。在这封信中,张学云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因为他与妻子找到了“心弦的共鸣器”,找到了理想这个“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两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生活更有意义。张学云告诉妻子,虽然他俩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各自划一只生活之舟,但方向是一致的,只要各自努力,你追我赶,总有一天要“在胜利的那一点相会”。
  这封信是张学云在国民党川军部队时写的,由于工作的秘密性,有些话他不能说得太明,因而在信中采用了一些含蓄的语言。整封信构思精妙,写得优美动人。○
  (本刊编辑部辑)
其他文献
[摘 要] 1945年前后,国共两党围绕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都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努力。实践证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政策,带给中国人民的是一个“黑暗的前途”,所以注定了它以失败收场;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  [关键字] 中共七大 国民党六大 抗战胜利前后 建国方略  〓 1945年前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国法西斯即将覆灭,
期刊
北京西山公园已悄然建立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以纪念殉难的中共隐蔽战线的烈士。湮没无闻的“中共特工”侯文理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上,赫然在目。侯文理是中共早期革命先辈、总参二部领导的秘密战线同志,前台湾保密局江苏反共人民军突击队第三纵队副司令,被《环球时报》等媒体称为“中共特工”。1950年奉命到台湾参与策反和情报工作,1953年因身份暴露而被捕入狱,1958年7月8日在台湾英勇就义。  “特殊党员”曹
期刊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指夏明翰赠与郑家钧的一颗红珠——编者注)留作相思念,赤云(指夏明翰的女儿夏赤云——编者注)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
期刊
编者按:离退休老同志的口述史资料是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料,从不同角度记录、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对深化党史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央、省委和各级党史部门高度重视做好“活资料”的抢救和口述史的征集工作。今年,本刊“口述史”栏目将陆续刊发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献资料管理处对我省部分副省级以上老同志和重大党史事件当事者进行访谈的口述史成果。  一   20世
期刊
黑夜阻着黎明,只影吊着单形,镣铐锁着手胫,怒火烧着赤心。蚊成雷,鼠成群,灯光暗,暑气蒸,在没太阳的角落里,谁给我们同情慰问?谁抚我痛苦的伤痕?!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呵!姑娘,去秋握别后,再不见你的倩影,别离为了战斗,再会待胜利来临。谁知未胜先死,怎不使英雄泪满襟?!你失了勇敢的战友,是否感到战线吃紧?我失了亲爱的伴侣,也曾感到征途凄清!不,姑娘
期刊
[摘 要]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是肇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表现出革命先贤们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蕴含着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独立团 红色文化 党性教育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是肇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表现出革命先贤们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蕴含着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党员、干部保
期刊
编辑手记:朱旦华(1911—2010)是毛泽民的爱人,毛远新的母亲,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女性。本文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一书。作者马社香自2000年初夏以来,追踪采访朱旦华达11年之久,以口述整理的形式编撰成书。该书以崭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真实追寻朱旦华亲历的中华民族觉醒的关键百年诸多历史节点,深度思辨中国共产党“之”字形奋斗的底蕴,深刻阐发毛泽东等
期刊
[摘 要] 通过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党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各方面的扶持帮助,但是更为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政党必须自觉地努力增强“内功”。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和指导是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外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开展革命实践,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如何处理外援与内因的关系,是我们从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期刊
2014年2月11日下午,南京春寒料峭,但紫金山庄紫金厅里却是暖意融融。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来访的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在这里举行了首次正式会面。这是两岸关系发展60多年来的一项重大突破和进展。  早在26年前,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中华杂志》发行人胡秋原,就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公开首访大陆,成为“台海破冰第一人”。  恰
期刊
[摘 要] 黨员干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主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培育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调查、分析永安市部分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入手,就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推进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对策。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