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评价

来源 :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选取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患者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结果: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过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后,肿瘤组织学分型检出率为86.00%,其中I型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96.0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检出率为50.00%,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术前诊刮病理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不一致,患者诊刮病理是子宫内膜样腺癌、而术后病理分别诊断为混合型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经诊刮病理是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而术后病理诊断则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由此提示,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对肿瘤组织学检出率较高,特别是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相关
紫花苜蓿为生长面积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优质牧草。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耐盐碱特性,扩大其种植面积,是当前苜蓿生产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以三个南方紫花苜蓿品种Victoria、Millennium和CW787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其种子和愈伤组织进行盐胁迫处理,并以其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然后用Nacl做选择剂,采用一步正筛选法和多步正筛选法,筛选出抗盐愈伤组织变异系,再生出耐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