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T1基因不同区域异常甲基化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ishevelled-binding antagonist of beta-catenin 1,DACT1)Cp G岛旁区域及转录起始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TSS)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进一步探讨DACT1基因两个不同区域甲基化状态对基因转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ESCC细胞株(TE1、TE13、T.Tn和Eca109)及河北省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159例ESCC患者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ACT1基因两个不同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DACT1基因在4株ESCC细胞系中均呈弱表达或阴性表达。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Dc处理该细胞株后,DACT1 m RNA表达明显增强;同时,MSP检测结果显示,此两区域的甲基化条带均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处理细胞株后,该基因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无明显改变。DACT1 m 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1),且与该基因TSS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有关(P<0.01);DACT1基因Cp G岛旁区域的甲基化频率在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较高(P>0.05),不具有肿瘤组织特异性,且对DACT1基因的转录抑制无明显影响(P>0.05);生存分析显示,DACT1基因TSS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与ESCC癌患者的生存期相关(P<0.01)。结论:ESCC中DACT1基因TSS区域的异常高甲基化状态是引起其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并有望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甲基化标志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通信企业改革不断深入,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选择通信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大,通信企业对客户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通信市场日趋饱和,通信企业都不得不面对日益
随着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体制改革、旧城区改造等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良
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时间的不同而
纺织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积累资金、解决就业的贡献非常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