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ch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那些按着时序在变换着姿势,或者是在时间的转移中定时开合,或者受到外力触动而立即反应的植物,总是把持着好奇和喜悦的心情。
  种在园子里的向日葵或是乡间小道边的太阳花,是什么力量让它们随着太阳转动呢?难道只是对光线的一种敏感?
  像平铺在水池的睡莲,白天它摆出了最优美的姿势,为何在夜晚偏偏睡成一个害羞的球状?而昙花正好和睡莲相反,它总是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张开笑颜,放出芬芳。夜来香、桂花、七里香,总是愈在黑夜之际愈能品味它们的幽香。
  还有含羞草和捕虫草,它们一受到摇动,就像一个含羞的姑娘默默地颔首。还有冬虫夏草,明明冬天是一只虫,夏天却又变成一株草。
  在生物书里我们都能找到解释这些植物变异的一个经过实验的理由,这些理由对我却都是不足的。我相信在冥冥中,一定有一些精神层面是我们无法找到的,在精神层面中说不定这些植物都有一颗看不见的心。
  能够改变姿势和容颜的植物,和我关系最密切的是紫茉莉花。
  我童年的家后面有一大片未经人工垦殖的土地,经常开着美丽的花朵,有幸运草的黄色或红色小花,有银合欢黄或白的圆形花,有各种颜色的牵牛花,秋天一到,还开满了随风摇曳的芦苇花……就在这些各种形色的花朵中,到处都夹生着紫色的小茉莉花。
  紫茉莉是乡间最平凡的野花,它们整片整片地丛生着,貌不惊人,在万绿中却别有一番姿色。在乡间,紫茉莉的名字是“煮饭花”,因为它在有露珠的早晨,或者白日中天的正午,或者是星滿天空的黑夜都紧紧闭着;只有一段短短的时间开放,就是在黄昏夕阳将下的时候,当农家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才像突然舒解了满怀心事,快乐地开放出来。
  每一个农家妇女都在这个时间下厨做饭,所以它被称为“煮饭花”。
  这种一二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命力非常强盛,繁殖力特强,如果在野地里种一株紫茉莉,隔一年,满地都是紫茉莉花了;它的花期也很长,从春天开始一直开到秋天,因此一株紫茉莉一年可以开多少花,是任何人都数不清的。
  最可惜的是,它一天只在黄昏时候盛开,但这也是它最令人喜爱的地方。曾有植物学家称它是“农业社会的计时器”,当它开放之际,乡下的孩子都知道,夕阳将要下山,天边将会飞来满空的红霞。
  我幼年的时候,时常和兄弟们在屋后的荒地上玩耍,当我们看到紫茉莉一开,就知道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到了。母亲让我们到外面玩耍,也时常叮咛:“看到煮饭花盛开,就要回家了。”我们遵守着母亲的话,经常每天看紫茉莉开花才踩着夕阳下的小路回家,巧的是,我们回到家,天就黑了。
  从小,我就有点痴,弄不懂紫茉莉为什么一定要选在黄昏开,多次坐着看满地含苞待放的紫茉莉,看它如何慢慢地撑开花瓣,出来看夕阳的景色。问过母亲,她说:“煮饭花是一个好玩的孩子,玩到黑夜迷了路变成的,它要告诉你们这些野孩子,不要玩到天黑才回家。”
  母亲的话很美,但是我不信,我总认为紫茉莉一定和人一样是喜欢好景的,在人世间又有什么比黄昏的景色更好呢?因此它选择了黄昏。
  紫茉莉是我童年里很重要的一种花卉,因此我在花盆里种了一棵,它长得很好,可惜在都市里,它恐怕因为看不见田野上黄昏的好景,几乎整日都开放着,在我盆里的紫茉莉可能经过市声的无情洗礼,已经忘记了它祖先对黄昏彩霞最好的选择了。
  我每天看到自己种植的紫茉莉,都悲哀地想着,不仅是都市的人们容易遗失自己的心,连植物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

怦然心动


  从周遭平易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意趣和深意,并自我检省和自察,一向是作者文章的特色。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视线放在了与童年关系密切的紫茉莉上——作者对能根据自然变化而改变自身姿势和容颜的植物,总是怀有一份好奇和喜悦,紫茉莉便是其中一个;紫茉莉是乡间最平凡的野花,当农家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它才开放出来,因此被称为“煮饭花”;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们看到紫茉莉一开,就知道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到了,于是踩着夕阳下的小路回家;小时候的作者对此不解,总认为紫茉莉一定和人一样是喜欢好景的,因此它选择了最关的黄昏时分开花……
  作者关于紫茉莉的种种美好回忆,却被他成年后在都市里种植紫茉莉的经历打破了——它几乎整日都开放着,再也不是那个在黄昏时分出来看田园美景的“煮饭花”了!由此,作者不由得沉痛地自省:不仅是都市的人们容易遗失自己的心,就连植物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这不仅仅是花的悲哀,更是人的悲哀,由此可见,保持初心,坚持自我,在甚嚣尘上的世界里是多么的难得和珍贵!

【文题延伸】由煮饭花想到的;不忘初心;坚守……(平子)

其他文献
一次查阅资料时,无意中看到古文里的一句:深情兹日。当时匆忙,竟没有留下太多记忆。日后再查,网上竟搜不出这四个字,可我唯记得的也只有这一句,四个字。  兹日,自然指此日。自古至今,这个“兹”字有很多义项,名词、动词、代词、连词、副词、语气词皆有各自义项。但我很喜欢最初的一义,即草木茂盛。  当下之时,正是草木茂盛,回味起来,别有意思。可以理解成,当下这一天,如草木一样茂盛,失去即是枯萎,我们应该好好
闲暇之时,泛舟于水面之上,可见阳光洒在水面上的点点光斑,可见鸥鸟翔鸣于水面上的轻盈,可赏远处帆影点点的忙碌。于书海中泛舟游覽也是如此,这时候的心灵是敞开的,胸怀是开阔的。唯有如此,才能把书中的处处美景摄入眼里,贮于心中。  这种不经意间的美不胜收,是为阅读之妙境。功利心满满的人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唯有怀抱一颗赤诚之心者,才能享用。未经世俗点燃的孩童的随意而读,返璞归真的老人的无谓闲读,皆在此之列。无
为了给读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教学研讨资料和教师培训材料,让教师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我们每年随刊赠送九次优秀教育活动实录光盘。为此希望读者提供各地优秀教师(尤其是特级教师)的教育活动录像片。在拍摄教育活动时,最好请专业摄像师用两台专业摄像机拍摄,并经过后期编辑合成。要求图像和声音都很清晰。如果你们没有摄制条件,可以提供线索,我们派摄像师前来拍摄,或者邀请名师来南京拍摄。优美的幼儿园建筑
摘要:《史记》对中国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史记》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丰富多彩,蕴涵深厚,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与整合,才能使其在当今的旅游业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使司马迁与《史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1875年8月4号,安徒生去世了,享年70岁。在去世前不久,他的身体就已经非常不好,有一位音乐家就说,我要给你专门谱写一首葬礼进行曲。安徒生说,我写了一辈子童话,给我送殡的人,多数会是小孩子。你写的这个进行曲,它的节拍,最好能够配合小孩子那種细小的脚步。  看到这个细节,我很震撼。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一定是因为他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这件事,甚至包括葬礼的细节。一个人一辈子,如果真的做成了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提出了“明日的幼稚教育必定是普及的”“必定是‘教’与‘养’并重”“必定与家庭沟通”等九点设想。并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提出了实施社会活动的七条原则:一是要把学校生活和社会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二是个别学习而能互助合作:三是“朋友制”的师生关系:四是成功与有效;五是继续不断地练习:六是兴趣与目的;七是交替反应。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稚园
我小时候,奶奶每天早上都会递给我一盒牛奶。牛奶里插着吸管,上面绑着用装吸管的塑料袋扎成的蝴蝶结。这个小装饰,最初是为吸引我的注意力,哄我喝牛奶。慢慢的,它變成了一种仪式,在家人之间流行开来。  本来只是一个微小到令人忽略的动作。前两年奶奶过世,我在葬礼上一脸麻木,或许是一切来得突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葬礼过后几天,我从冰箱拿出一盒牛奶,正准备拆开吸管袋,眼眶忽然红了——那个多余的蝴蝶结,从此不会
这是一部蒙古国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拍摄的纪录片《哭泣的骆驼》,让我实实在在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蒙古南部的沙漠深处,满目一片苍凉的昏黄色。在一户牧民家中,一峰母骆驼正在生产。因为难产,母骆驼十分痛苦,但是它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经过牧人的帮助,母骆驼产下一峰罕见的白骆驼。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它一滴奶水和一点母爱。  为了拯救婴驼,牧人派自己的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首歌里唱道:“小时候的我/做着美的梦/梦想中那片天空/好像挂满笑容/长大后的我/坚定着美梦/因为我已慢慢懂/努力就能成功。”其实人生旅途中,偶尔停下来整理行囊,会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慢慢懂得了很多……  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思路导引】  一、疑问补题,明确内容。“懂得了什么”,这是文章的写作内容,也是立意点所在,我们既
最爱之事,是于阴雨绵绵的天空下,慵懒地坐在床头,随意拣出一本书,慢慢读。  环境也许有点暗,于是在案头点一盏白白的小灯,不必戴耳机,窗外细细的雨滴落在屋檐上,奏成一首轻柔的小曲,神秘的小调不断变化着音韵,抵得上很多轻音乐。捧一本书,文章或高雅,或朴实,都细细品读,享受难得的平静。  又是阴雨天,天灰蒙蒙的,走到自己的小屋中,读书。  窗外,雨轻轻地下。  屋里,我细细地品。  这雨,伴我和书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