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浣熊水浒传》手游将上线 你会为情怀买单吗?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l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很残酷


  截至发稿前,在社交平台上,水浒卡爱好者们对《小浣熊水浒传》的关注度还不及游戏媒体和从业者。奇葩的开局表现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国内手游市场早已厮杀成红海,《小浣熊水浒传》这样的情怀IP到底还能激起市场多大的波澜呢?
  小浣熊干脆面是许多“80后”和“90后”童年主打零食之一,从1999年开始,为了刺激销量,小浣熊干脆面采用了附赠卡牌的营销方式。其中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榜》等多个题材,而水浒卡一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之所以能够引起全国内大范围的收集热潮,水浒卡正好赶上了几个重要的契机。
  其一,在2000年左右,中小学生的零花钱迎来普遍上涨。其二,央视版《水浒传》在1998年首播后,水浒故事在民间重新激起了大范围的热度。也是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助力,国内青少年大大提升了对水浒人物的认知和兴趣。其三,相对于玩游戏、看漫画和买四驱车等其他娱乐消费,收集水浒卡的一次性开支相对更低。
  然而,抛开这些历史进程中的契机,实际上《水浒传》这个IP的知名度在四大名著中是垫底的存在。
  不管是央视版《水浒传》的复播次数,还是游戏动漫等衍生作品的人气,都不及《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水浒传》中的角色虽多却知名而讨喜的太少,原作过于细碎的角色剧情,导致很多读者观众难以对故事整体留下深刻印象,仅是对“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和“醉打蒋门神”等高光片段津津乐道。这也正是《水浒传》IP一直难以改编甚至被商业市场称为“IP毒药”的原因。
  因此,《小浣熊水浒传》“重出江湖”要满足目标受众的情怀,最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卡牌勾起童年回忆,至于玩法和剧情倒成了次要。

还有机会吗?


  从目前有限的宣传内容可以看到,《小浣熊水浒传》的玩法很有可能是放置挂机类,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是按照老版水浒卡进行的重绘。這两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水浒卡爱好者们目前大多也是“奔四”的年纪了,很难接受过于“肝”的游戏内容;卡面重绘则是因为老版的美术风格过于另类,一百多张卡牌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要考虑照顾当下市场的主流审美趋势。
  不过,卡牌重绘显然不符合大部分水浒卡爱好者的怀旧方向,目前在贴吧和各论坛的讨论也能看到,大部分的不满也集中在卡面画风“没那味”上。要知道,当年的卡面再丑也是小伙伴们日思夜想的“白月光”,尤其是一些稀有卡牌,如今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动则几千元的价格。因此在水浒卡爱好者心目中,一些角色卡牌的地位高低,并不是由江湖地位、战力高低、卡面美丑决定的,首先要考虑的是曾经收集水浒卡时的难易程度。
  试想当年就差一两张水浒卡就凑齐一套了,如今在二手交易网站上也是几千元的高价,结果在游戏里战力极度“掉链子”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接受吧?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小浣熊水浒传》的角色卡面在老版水浒卡的基础上进行重绘,可能还是开发方修改过后的方案。小浣熊干脆面在2020年和2021年推出了两版新的附赠卡牌,其画风更加卡通化,而且更像是手游的战斗形象和卡面。
  在新版水浒卡中,我们能看到一些角色的形象和服饰还是贴近老版水浒卡,比如“神机军师”朱武经典地背着两把刀手托太极。但同时也有一些全新的形象,比如造型和吉原游女一样的孙二娘,也让比较熟悉日漫文化的小伙伴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如此一来,如果《小浣熊水浒传》对老版水浒卡的还原度不够,便激发不起奔着这个IP来玩游戏的玩家的情怀。
  一位曾经集齐了“全套108好汉加恶人卡”的玩家表示,《小浣熊水浒传》中的卡面复刻重绘哪怕做得再好,当初的情怀都不能重现了。
  当然也有玩家表示,对于水浒卡在《小浣熊水浒传》上的回归还是抱有一点期待的,但游戏本身如何吸引自己长期玩下去,其实IP的加成并没有那么重要。比如最近玩的游戏,更多是因为身边的朋友觉得好玩,口口相传才让自己“入坑”的,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产品和背后IP。

结束语


  《小浣熊水浒传》如果是借助曾经的IP影响力,推出一款符合“80后”“90后”用户口味的游戏,相信它在市场上的征途会平坦不少。但要是光谈情怀没有特色,恐怕就没有多少人会来买单了。
其他文献
一边赚钱,一边“烧钱”  根据财报来看,2020年全年美团总收入为1147.9亿元,较2019年的975亿元同比增长17.7%;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长110.5%,其营收和利润较前一年都有较大的跨越。而其中,美团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也尤为亮眼。  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团总营收379.2亿元,同比增长34.7%,连续三个季度高速成长。结合营收结构来看,美团两大核心业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4月17日,被网友称为“中国电商第一网红”的张大奕重登微博热搜,获得了久违的关注度,事件的起因却是另一个女人掀起的婚姻保卫战。  一句捍卫“正宫威严”的喊话,因为丈夫蒋凡天猫总裁、淘宝总裁的身份,开始“破圈”发酵,演变成“全民吃瓜”盛宴。但对阿里巴巴来说,却演变成一场牵涉高层的公关危机。  马云于4月11日发布的微博评论区开始沦陷,越来越多的网友呼唤“马老师清理门户”,声音聚沙成塔。  4月18日
荣耀50系列正式发布:创新影像体验,让Vlog从未如此简单!  6月16日,荣耀在上海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荣耀50系列,其不仅拥有高颜值和更具辨识度的设计,同时为用户带来“一站式Vlog视频拍摄”体验。荣耀50 Pro前置搭载了Vlog视频双摄,1 200万像素视频镜头带来100°的黄金广角,以及18mm的最佳人像焦段,3 200万像素高清镜头为用户保留更多画面细节。同时前置Vlog视频双摄还
由外挂衍生的设计  在2000年年初,不成熟的初期网游环境让网游充斥着大量重复烦琐的操作,“挂机刷怪”是游戏最主要的玩法,和现在大部分网游主要靠任务链经验升级的模式大相径庭。极度无聊的长时间重复性操作让玩家对“解放双手”有了需求,于是就有玩家自制了“外挂”。那时的“外挂”还不叫外挂,叫辅助工具,是和打怪升级技巧、道具合成等心得一起作为攻略的一种来推荐给玩家的。  在部分游戏里,外挂甚至成了“标配”
一切从IP元年开始  把时间指针拨回到2015年年初,当时,IP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高频词,无论是文娱行业还是投资圈对这个词都显得格外热衷,最主要的原因是—IP能够吸引流量,更能够变现。而这一年被称为“IP元年”。  IP的概念是一直存在的,在2015年之前,这一概念在商业化上的操作比较少见,即便是根据百度百科所描述,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2011年的时候就提到了“泛娱乐”的概念,直至2015年
拼多多向左、聚划算向右,品牌站哪边?  这次两大平台补贴的重点,依然在苹果、戴森、华为、小米和五粮液等大牌热销产品身上,不过品牌官方参与程度各有不同。聚划算方面,众多品牌都以官方授权店铺或旗舰店形式参与;而在拼多多“百亿补贴节”中,平台的戏份更多,很多品牌方一如既往,对此置若罔闻,仿佛与己无关。  事实上,拼多多不受品牌待见并非首次。就在7月下旬,拼多多刚上线“万人团购特斯拉”预约活动时,立马就遭
最重要的是运气  我们常说游戏行业运气很重要,不少厂商喜欢给新产品的开服时间选个“黄道吉日”,早已是“圈内”见惯的事情。  如果翻旧账不难发现,《绝地求生:大逃杀》的成功除了有自身的创新优势外,还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最大竞争对手《H1Z1》的成全。2017年1月,本是《H1Z1》在国内外风头最劲的时候,生存模式和“吃鸡”模式也是“文体两开花”,不断吸引各路玩家。  然而,因为开发商自己的不作为,不仅
船大难掉头,吉利电动化转型遇掣肘  如果以一句话概括,过去几年以及2021年初里吉利面对的尴尬,就是此前提到的“电动化”转型不顺利。最能直接衡量这一点的自然是吉利的品牌销量数据: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总销量为96 167辆,同比减少约11.6%。而这不是今年的首次销量下滑,今年4月售出数量就已同比下降5%。蝉联自主品牌销冠的吉利,在1月被长安反超后,目前仍没有重回宝座,同时还要应对紧随其后的
500亿元人民币  小米在“5G AIoT”战场未来5年投入额  1月2日,雷军发布2020新年全员信,其在信中提到三个重大消息。首先,雷军提出小米2020年重大战略升级:2019年年初提出5年“AIoT”10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加码升级为5年投入“5G AIoT”500亿元人民币。雷军希望将AIoT和智能生活的持续优势转化为智能全场景的绝对胜势。其次,雷军还在信中称,小米在2019年成为中国电视
realme今年将开设8万家门店覆盖大中小城市  在3月最后一天的真我GT Neo发布会上,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宣布,realme今年将继续全渠道经营模式,目标全国开设8万家门店。  去年8月,线上品牌起家的realme,正式开始打通线上“零售 线下实体”跨渠道融合。截至发稿前,realme全国线下门店约有3万家。  “让更多的用户不仅能够看到realme的产品,并且能够亲自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