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不再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实质上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教师的主导,也需学生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师生共同配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真正的双向互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会更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