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合作学习实效性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以兴趣爱好、运动能力、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教学情境,即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但是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实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旨在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指导学生科学分组,使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健美操合作学习分组采取的是合作小组的成员在运动水平和运动能力方面要具有差异或相似,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学生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得到不同的锻炼。在健美操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 体育特长生带领
   体育特长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除积极指导本小组的学习成员练习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小组成员围绕目标共同练习;其次教会练习有困难的学生先练习基本动作,继而尝试提高动作的难度,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组内各层次的成员乐于接纳对方,又乐于学习锻炼,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2. 同水平合作
   健美操教学中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是分别针对不同运动程度的学生,有的目标需要全体学生掌握,有的则是针对能力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提高,有的是需要照顾运动能力较差学生的。对于运动能力稍差的小组,要求能流畅地完成教师教授的动作即可,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小组,则要求在很好地完成老师教授的动作外,要加上自主创编的动作。这样,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组内、组间相互交流还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小组间互相学习。
   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是手段,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学生良好合作技巧的运用是完成合作学习的保证,然而学生不是天生会合作的,教师要在此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首先,教师要帮助合作小组中的成员明确其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每个组制定合理的运动目标。这个目标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项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共同进步。
   其次,要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小组的合作只能是特长生的个人表演,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时效性。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重视生生互动,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相互提高。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从合作学习的准备到实施,从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到合作技巧的运用,都是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既要注意培养体育尖子,更要重视运动能力较差学生的转化,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和认可的依据。
  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合作学习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它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江苏省邗江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如今的教育仍像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把人当做社会生活的客体来塑造。创新教育应把人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人格品位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当前各相关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政治思想教育是一种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的人格力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灵魂深处,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在几代人的成长中体现出来。我国“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其教育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人格形象,对年轻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就充分证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机构,而且是一种为了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制度。文章分析信息权利的基本内涵,同时也阐述了图书馆制度的行为方略。参考文献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涨,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靡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
摘要:培养高职护生问题意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分析了高职护生问题意识现状,探索了解剖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问题意识;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高度评价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在谈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献信息服务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的统一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图书馆服务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宗旨,其服务效益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如队伍素质、文献管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小学劳动技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与技术意识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  下面,结合《小金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