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OF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番茄OFP基因家族的功能特征,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番茄OF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维构象、启动子分析、亲缘关系及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中的31个OFP基因在12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除SlOFP6、SlOFP7、SlOFP12、SlOFP13基因以外,其余27个OFP基因均不含有内含子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OFP蛋白为不稳定性蛋白,并且54.8%的OFP蛋白分布于细胞核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维构象显示,番茄OFP蛋白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成分,表明番茄OFP蛋白之间存在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番茄OFP基因启动子上主要存在3类元件:光响应、激素响应应答以及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而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OFP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较大,预示着番茄OFP基因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将为后续研究番茄OFP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OF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结构
  中图分类号:S641.201;Q78
其他文献
文章就信息素养教育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调查,获取了关于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数据统计,从教育背景、教育资源输入、教育开展过程、教学管理与评价四个方面分析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总结湖南省高职院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上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探索和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与提升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通过研究当前财务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引入了更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了“预习”“课前测”“讲解”“小组讨论”“总结”和“课后测”六步教学方案,对特定学习群体采用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师资以及教材.以五年制高职几点一体化技术专业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教学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教材的合理开发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引领专业建设新发展以及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作用和有效促进手段.
摘要: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宁杞1号’果实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LbPME的全长序列为1 152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有38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42.63 ku,理论等电点9.20;LbPME编码的蛋白包含2个可能的N-糖基化结合位点(Asn46和Asn183),4个底物结合位点(Thr166、Gln201、Arg301和Tr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更加突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网络媒体逐渐在高职院校实现了全覆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交流方式、信息接收渠道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对信息时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提升学生管理效率,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提升。
摘要:缩节胺作为棉田化控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的个体农艺性状与群体株型塑造、根系发育与养分运移、籽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均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为缩节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缩节胺的研发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对棉花农艺性状、株型构造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缩节胺
摘要:从蒺藜苜蓿中克隆得到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PEAMT)的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序列,通过序列对比,对蒺藜苜蓿、拟南芥、番茄等14种植物PEAMT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蒺藜苜蓿与其他13种PEAMT的基因结构十分相似,除大豆PEAMT外,均含有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14种PEAMT蛋白质长度为 475~50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3.86~57.09 ku,等电点均小于7,
摘要:稻米鎘污染已成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介绍镉对水稻的影响以及土壤承载镉的阈值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从镉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生理特性、种植土壤及其微生物的影响、水稻在吸收镉过程中几个主要途径及参与水稻运输镉过程的运输蛋白家族等方面,结合土壤对镉的钝化与解毒机制,分析了水稻镉污染的有效缓解途径,并整理了相关的土壤修复措施,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镉污染;水稻;土壤;环境;运输蛋
Web前端开发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Web前端开发是首批“1+X”证书制度质点证书之一,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基于学分制的“1+X”课程体系,实现技能证书课证融合,提升软件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结合“1+X”Web前端开发职级证书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出课程模块内容重构,与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摘要:为探究垂穗披碱草在盐胁迫下的分子响应机制,将200 mmol/L NaCl处理0、6、12、24、36 h的垂穗披碱草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转录本序列数量为462 235条,经过注释分析获得单基因序列数量229 597条,这些差异基因涉及氨基酸的合成和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碳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途径,可作为研究垂穗披碱草盐胁迫响应主要研究机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