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了父亲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的那个清明节,我梦见了父亲。他生着病,躺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中。那山洞就像一个战时的临时病院,嘈杂而混乱,横七竖八地摆满了病床,还有不断穿梭其中的医护人员。我七拐八绕地寻找着他,明明知道他就在那里,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靠近。尽管如此,梦中的我有着巨大的欣喜,因为我知道,父亲还活着。
  此后每年,我都会做这样的梦。这恐怕是父亲离去30多年后,我一直盼望实现的一个梦。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开始频繁地去看望爷爷奶奶,听他们讲父亲的事情。
  爷爷会整天跟我念叨父亲:“那个时候我在煤厂上班,他每天放学都来找我。那么小的孩子,帮我推着那么大、那么沉的煤车。”而全家人都知道,因为是小康家庭的独生子,爷爷从小被娇宠得全然不知他人疾苦。当父亲住院时,他一边陪床一边一个人优哉游哉地嗑瓜子聊闲天,全然无视病床上的儿子正在努力忍耐的痛苦。“我真是后悔。”爷爷说着,带着凄凉的笑。
  奶奶说父亲说得最多:“我这几个孩子里,数他最乖巧,我也最疼他,谁知他竟走得最早……”
  姑姑翻箱倒柜找出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白皙、纤细的少年,清秀而文静,站在久远的年月里,青涩地冲着我们笑。
  这样的父亲,与我印象中的截然不同,竟有点陌生的感觉。我印象中的父亲,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学语文教师,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抱我在膝上,为我的童年世界拨开一片清明。
  父亲走的时候,只有37岁,急性肾功能衰竭,从住院到离世,仅仅98天。1981年的中国,连血液透析都少见,更不要说换肾。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在痛苦中忍过了那98天,只知道他后来似乎是并发了高钾血症,两只手都在颤抖,母亲只有用力牢牢地握住,才能使输液的针头不滑出来。当时的我只有6岁,对这些毫无印象,因为母亲说,自入院以后,父亲便不让我再去看他,怕医院浑浊的空气对儿童不利。我不知道心思细腻的他,彼时是否也不忍我看到他病骨支离、苍白羸弱的样子,担心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生活的阴影。所以当他拼命抑制着对女儿的想念时,我还在自己的童年里肆意玩耍,是父亲保全了我的这份快乐。因为有父亲,我的童年只剩下快乐的记忆,上学后写作文,最爱写《幸福的童年》。
  但我和父亲却从此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再未见面。
  时至今天,我在感激父亲的同时,竟也有丝丝的怨恨。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让我成了一个简直没心没肺的孩子,也让我对父亲本来就少的记忆,又缺失了一块,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块。因为对死亡没有任何的概念,我在父亲追悼会开始的前夕,将皮筋拴在校园的大树上,蹦蹦跳跳地就要开始,却被二姨一把扯过来,连拉带拽地进了礼堂。耳边似乎有人说:“你这个孩子,还在玩,知不知道你爸爸已经死了。”可是“死”究竟是什么?我以为父亲只是在我的生活中短暂地消失了,我很忙,忙着玩耍,还来不及去思考这件事情。
  追悼会的礼堂里站满了教师和学生,我又一次见到了父亲的面容,黑白照片里的他依旧和蔼可亲,只是嘴唇里再没有吐出逗我玩的风趣幽默的话语,也没有笑眯眯地对我说:“过来,我帮你擦干头发。”似乎有哀乐响起来,突然世界又变得静默,在这静默之中,隐隐夹杂着越来越大的哭泣声。我知道有很多学生热爱着我的父亲,因为他是那所中学里最好的两位老师之一。
  母亲说父亲是个对所有人都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学生。他去看望爷爷奶奶,放下手里的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从里到外擦拭得一尘不染;他善待兄弟姐妹,所以叔叔肯在他重病时千里迢迢地赶回来衣不解带地陪侍;他对待母亲和我疼爱有加,洗衣做饭都帮母亲分担,对我的要求从不拒绝;他对学生尽职尽责,连续几年带的班都是升学率最高的,直到住院的前夕——那时他恐怕已经很不舒服了,但仍兢兢业业,舍不得放弃。长大以后我曾碰到很多他的学生,这么多年来他们都不曾忘记,那个总是笑意盈盈、讲课时喜欢不时用手扶一扶眼镜的“张老师”。
  我所能回报父亲的,只有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浓郁得越来越化不开的绵长的思念。
其他文献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流传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宝藏。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刊特推出新栏目“56个民族的故事”,为您讲述中华民族的动人传说。本期刊登的是回族民间故事《马尤乎子教子》。  很久很久以前,贺兰山下的城里,住着一个靠打鱼为生的老汉,名叫马尤乎子,他的老伴发图麦也是个勤耕细作的能人。老两口你勤我俭,你忍我让,日子过得也算红火,只是有一件
李老板開了家饭店,一向对员工漠不关心的他,这天突然召集全体厨师开会,关心地说:“我最近去厨房看了,发现油烟挺大的。”厨师们听了都深有同感。李老板又说:“这厨房先天结构有问题,我想过很多改造排烟的办法,都行不通,但我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说到这儿,李老板让厨师长搬出一个纸箱,里面都是纱布口罩,厨师长给每个厨师发了一个。李老板认真地说:“为了健康,大家炒菜时都戴上口罩吧,我也会把它写进饭店的规章制
惊喜变惊吓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滨海小学成立了丰富多样的兴趣组,并且每年都会举行名为“百花齐放”的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各个兴趣组都铆足干劲,准备精彩作品。  萧阳是模型组的组长。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秘密武器”——奥特曼组装完成。本想在大家面前大放异彩,没想到,第二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义工活动,大家返回学校时已经快到晚上9点钟了。萧阳急不可待要把奥特曼展现给大家,可当他打开模型教室的
高考前夕,重庆男孩周小巍遭遇了一场家庭巨变,时任重庆市郊一家法院副院长的父亲周勇因受贿锒铛入狱,母亲含恨离世,周小巍的人生就此陡转。  周家人觉得,之所以发生这一切,是因为这个家遭遇了一场魔咒。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魔咒”?从天上跌落到地上的周小巍,能从伤痛、屈辱和艰难中冲破这一“魔咒”吗?  命运的陡转,叛逆少年跌落凡尘里  2009年3月的一天,母亲因囊肿住院几天都没回来,周小巍找不到换洗的衣服
【摘要】范长江从一个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者,到一个杰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与他同共产党人公共交往网络的形成过程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要想了解范长江思想转变的过程,就必须了解他同共产党人之间公共交往网络的形成过程。本文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这一公共交往网络的形成过程做出分析。  【关键词】范长江 公共交往网络场域    范长江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一个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
如果一个娃“做作业抠脚丫,考试泡网吧……”各种不靠谱,估计老母亲们第一时间会炸毛。但是,谁能想到,18岁的陈翔就是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孩子,他小学成绩倒数第一被劝退;中考英语42分;高中会考迟到;最后却考取了重点大学。  无数焦虑的家长求解陈翔成功秘诀是什么,他笑着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我有一个比我更不靠谱的母亲。”为此,本刊记者专门向他母亲约稿,讲述那些“不靠谱”的陪读岁月——高考恐惧症  前两天看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还有生产队那会儿。南麻村有这么一家,姓铁,一家三口,夫妻俩和儿子虎子,丈夫老铁会木匠手艺,但那个年月,主要还是靠在生产队挣工分过活。生产队每年秋后最后一次分粮,都是各家的男主人去队里挑粮,老铁自然义不容辞。  这一年秋后就要挑粮了,老铁却病了,他挣扎着起来,晃晃悠悠走了没几步,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虎子见状,赶紧把爹扶回屋里,然后拿起爹的扁担,要替他去挑粮。  老铁在床上叹口气,嘱
结合  雪梨·拉斯穆森是美国洛杉矶一所医院的护士。她身高一米八,长相甜美,为人善良,而且工作能力极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起护士长的工作。  1985年11月25日,雪梨与丈夫约翰·鲁特恩举行了婚礼。约翰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是妥妥的一个学霸。这两人的结合在大家眼中再合适不过。  可谁也没想到,在两人结婚三个月之后的2月24号,雪梨竟然在家中遭遇不测。  悲剧  1986年2月24日,约翰和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省级卫视在重压之下不断改版,寻找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经营,诉诸“互动性”、“国际效应”、“整合”,打造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众多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  【关键词】中原文化 河南卫视 定位 品牌  河南卫视自1996年上星以来,以“继承民族宝贵遗产,传承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的德育内容都是隐性的,不是教材明确给出的,教师只有通过潜心钻研、深入挖掘,才能发现蕴藏在教材里面的德育因素,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