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探讨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我国各高校现实行的会计规范,在某些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进一步确立科学、高效、合理的高校会计控制,成为了我国高校必须迫切予以解决的难题。可以说,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探讨与实践,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改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高校经济关系的绩效。本书从高校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实践方法,旨在对各高校的会计管理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会计 会计控制 控制检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3-02
  一、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根本目的
  具体而言,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根本目的有以下4个。
  1.促进高校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
  这是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终极目标。高校会计控制检查要求高校会计控制人员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高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合理地作出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并将其作为有利于提升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策略选择。
  2.不断提高高校的经营(办学)效率
  高校会计控制检查要求高校要全面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办学)环境、经济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环境等,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控制,不断提高经营(办学)活动的学生成才效率和校内经济管理效率。
  3.保证高校会计信息报告的准确、真实、完整
  有效的会计控制检查能够保证高校会计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进而给高校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战略的科学化依据。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管理层的宏观决策和对经营(办学)活动及经营(办学)效率的监控。另外,它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诚信度和公信力,利于塑造高校在社会层面中的良好形象。
  4.能够保证高校会计工作合理、合法
  高校会计控制检查是高校管理层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会计控制检查,能够保证高校会计工作严格遵守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文件、学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程序化的工作流程处理各项报批、管理、处置工作。
  二、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主要方法
  1.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制度化建设与网络化建设并行
  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网络化,是高校会计控制检查思想与当代先进的网络化的有机结合。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网络系统应该包括两个网络体系的建设:一个是“架设”于高校会计管理层中的、无形的网络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会计管理层的会计工作准则、会计管理理念,它体现的是“制度引导网络化建设方向”,能够有效规范高效会计控制检查流程;另一个是“架设”于高校校园网中的、有形的网络体系。该体系由网络硬件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构成,并由高校管理层指定的管理人员来运作,它体现的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来指导”,能够有效构建高校会计控制检查的网络体系与人员体系。
  2.高校会计控制检查工作要做到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高度统一
  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控制检查方式下,高校会计管理层往往通过实地调研、定期统计、汇总数据来掌握高校资产的具体数据信息。但需要注意是,由于高校资产的具体数据信息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如资产的使用人、使用地点、使用原因、使用项目、使用频率等)。由此以来,若高校会计管理层一味地通过实地调研、定期统计、汇总等方式来掌握高校资产的具体数据信息,而不了解资产的具体变化,那么他们得到的信息必定是滞后的、模糊的。换句话说,只有在充分考虑资产变化性的基础上,使会计控制检查工作达到实时性与准确性的统一,才能保证整个会计控制检查工作全面、科学、合理地实施。
  3.高校会计控制检查制度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改革创新
  首先,改进会计控制检查基础,在工作中采用多主体、多方法、多数据、多检查并行。其次,改进会计控制检查质量,保证会计控制检查的可靠性、可理解性、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及时性。
  4.高校会计控制检查信息公开要满足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
  当前,尽管许多高校会计管理层也强调向公众(这里特指那些关心高校财务状况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会计控制检查信息,但在现实中,公众所获取的会计控制检查信息几乎为零。这样带来两个危害,一是高校会计管理层容易互相包庇、互相隐瞒,产生一些财务违法行为;二是降低了高校的社会诚信度,使公众对高校产生怀疑、质问,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为此,高校会计控制检查信息公开要满足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尽最大努力保证高校会计控制检查信息的公开、透明。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借公众力量有效地监督自身的会计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自身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庆河.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
  [2]张艳.论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3]盛巧玲.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若干建议[J].财会月刊,2011(01).
其他文献
原发表于本刊2015年05月(总第33期)第57页的《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作者孟胜芹,作者单位由(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更改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
摘要:中国毫无疑问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近7亿,新媒体作为前所未有的信息传番载体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在信息极度便利传播获取的大背景下,催生出了新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介形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良性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历史的新机遇与挑战。本文浅谈了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
【摘要】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初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之举。本文分析了电子白班的工作原理及教学优势,阐述了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电子白板有效应用于中小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 电子白板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11-02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生物制药或化学制药行专业都是基础技能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水平,这也对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改革策略,以期为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职 电工电子技术
【摘要】职业院校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基础教学任务,还负有为其对口职业提供优质人才的责任。提高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与职业型人才培养事业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分层教学作为现代先进教育模式的优秀代表,对学生心理与职业院校的教学事业改进都有其益处,本文从我国职业院校分层教学实际与分层教学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我国职业院校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职
【摘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实际,针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探索,提出一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优化物流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及课程;在过去校企合作“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实践模式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形成“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校企订单班培养”的校企双主体实践模式,并深入新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阐述,实
目的:明确在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研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凭借其特殊的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实现教学创新的新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教育中微课开发的意义和原则,然后进一步提出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微课 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4-02  1.前言  高职教育中的“微课”,是以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记录下教
【摘要】计算机教育具有实时性、现代性和扩展性。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教育要不断更新其内容,教学的手段也要不断迎合当今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兼备高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实践教学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2-01  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还应
【摘要】本文从教师及学生两个方面对《矿物材料表面改性》实验进行了优化。教学效果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从课堂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基本确立了课程实验的独特作用和地位,初步解决了实验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同时,该实验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矿物材料 实验设计与优化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