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欧元危机只是外交辞令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总理默克尔开春前对中国的访问,欧洲和国际其他媒体评论一致认为,主要是为了解决欧盟或者欧元区的危机而来的,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拥有国。默克尔在北京一下飞机展开的不是传统外交,而是非传统的公共外交,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着近千名各界人士,包括在京的外国人士发表演讲。她极力赞扬了欧元在过去十年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好处,否认了存在欧元危机,结论是“欧债危机不等于欧元危机”,“欧元仍然坚挺”,欧洲有能力克服债务危机。
  到底如何看待默克尔的这番访华高论?
  如果欧盟或者欧元区只有主权债务危机,而没有欧元危机,这让人听起来觉得难以置信。
  过去两年,欧洲问题和全球经济的观察家都知道,在欧洲有两大危机:一是主权债务危机,二是欧元危机。尽管主张欧元危机的也许主要是英语世界的主流媒体,但是,德、法等欧洲大陆的媒体也认为存在着欧元危机。
  债务关系的形成,似乎独立的中介评价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在过去两年,尽管争议不断,但是,以美国华尔街为基地的中介评级机构最终得出结论,降低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元区国家的债务等级,且认为这些国家的债务形势呈严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解决却不断重创欧洲经济的债务危机已经严重打击了欧洲联盟国家的国际信誉。
  默克尔在欧洲危机时刻出访中国,自然肩负着如何挽回欧洲的国际信誉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演讲时呼吁“请相信欧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欧盟最有实力的政治家发出此种国际声音,在欧盟对外关系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欧盟确实处在危机之中。
  默克尔说“只有欧债危机,没有欧元危机”,我觉得她是在玩火。因为,这样的说法也许能说服某些无知的人,但很难说服专家和市场。稍有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欧盟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当然要影响欧元,甚至让欧元遭到巨大的打击。欧元危机就在那儿,德国总理在中国却说没有欧元危机。这样的说法,不是实事求是的,说重一点,是政客言论,甚至有糊弄中国人之嫌。
  一些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欧元危机,这如同感冒引发了心脏病一样。
  英国、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不比欧元区国家好,甚至更加债台高筑,但其货币英镑、美元与欧元截然不同。英镑和美元是主权货币,而欧元则是欧洲主权国家的联合货币,存在着天生的局限性和易受伤害性。
  我们知道,在英镑或者美元发生危机时,只意味着这些货币的大 幅度贬值及其连带效应,而欧元危机,则不仅是一般的货币危机,而是可能导致欧元区,甚至欧盟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大业前功尽弃。
  打个比方:美元或者英镑得的病尽管很严重,却不会致命。这如同1997年所谓“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菲律宾、韩国、印尼的货币大幅贬值一样(亚洲金融危机一开始是货币危机)。而欧元得的病,则是要命的大病。
  退一步说,假如默克尔真的相信没有欧元危机,那么,如同法国总统,德国总理也用不着考虑中国在欧洲危机中的作用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若是与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走向最为相关的欧洲领导人,假如真的认为不存在欧元危机,可能意味着她和她的欧洲领袖同仁,要犯下低估形势的战略错误。
  国际上广泛地认为,作为政治家,默克尔是意志坚强、具有决断精神的当代“铁娘子”。所以,我宁肯相信她是属于前一种情况,即希望能游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增强对欧洲克服危机的信心。作为当事人,她应该不至于不知道欧元这个新生事物遭遇的挑战和危机。
  默克尔不是“职业外交官”,但是,根据法律,她贵为德国联邦总理的位置,是德国最高级的外交官。说“不存在欧元危机”是默克尔的外交辞令。很可惜,这句外交辞令,是笨拙的废话。
  许多人轻易被外交官的话说服,而外交官的使命就是达到这一点。
其他文献
公共人物的号召力和公信力都不亚于政府,必须要宽容,不怀恶意,不以被打压的弱者自居,不以一种绝对理性自居,真正实践交往行为理性的建构。  新年伊始,出现在中国人日常公共生活中最为频繁的是一场网络争端。争议双方都是互联网塑造的知名人物——赛车手兼作家韩寒和生化博士兼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  韩寒和方舟子都是网络这片自由空间中野蛮生长出来的公共人物。虽然韩寒很早就以少年作家成名,但是真正让他成为具有顶尖级
期刊
“吴英案”经二审坚持死刑原判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在中国未取消死刑前,欠债数额过亿杀无赦!  有些经济学家引经据典为吴英说情,纯属无稽之谈。吴英集资即使是亲友的,债不抵资也必受罚。当今中国死刑尚未取消,法院量刑就必须执法不苟,律师只能在有罪无罪上申辩,量刑上则只能由法官做主。  至于吴英集资经营亏损后用钱艰辛不是减刑的理由。对她宽松一次,将颠覆借钱还钱的公理,法制将不法也!
期刊
我不懂金融,也不懂法律,对吴英案更知之甚少。但我知道两点:一、经济犯罪不判死刑,已经成为基本的刑事司法原则;二、本案事实部分不清,法律适用部分存在巨大争议。在此前提下,还要立即对吴英执行死刑吗?  心智健全,并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说:不!  道理很简单:人死不能复生。一旦错杀,神仙都救不回来。且不说吴英是否有罪,尚有争议;也不说即便有罪,至少罪不当死;就算她十恶不赦,也犯不着如此迫切地就去执行。她
期刊
2012年2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60周年纪念日。她是英国史上第二位庆祝在位一甲子的君主。  在位6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曾出访海外300多次,在英国各地访问25万多次,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她每周要与首相举行一次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伺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60年来,英国先后经历了12任首相,每一位首相都对女王给予高度评价
期刊
去香港的运输署更换驾驶牌照,做好了心理准备,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之前去,总是队伍很长,里面大部分,是代客办理的公司职员,每个人手中厚厚的一叠申请表。  走进大厅,工作人员询问我是不是只交一份表,我点点头,于是告诉我去哪两个窗口排队。人不算多,窗口上面,醒目地写着:只限一人一份。旁边还有一个人也不多的窗口,原来是给事先预约的市民。再看看旁边的长龙,那几个窗口写着,最多一次提交五份申请。  我不知道为
期刊
经济学家精确地规划着时间。他在每天凌晨3点投入工作,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虽然走路迟缓,但他身上像揣着一只发条紧绷的钟表。  眼下他计划修订一部著作,腹稿早已打好。他能随口讲出需要新添的篇章,这使他显得不像实际年龄那样年长。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崩那年出生,至2012年已经104周岁了。他的眉毛全白了。  可他至今仍过着年轻人的生活。他抢着接听家里的电话,能迅速报出几个熟人的手机号码。如果电灯没有
期刊
它曾是清朝的皇室禁苑,后来一度成为寻常百姓的游玩场所,现在,又是整个中国的政治中枢。无论何时,人们总能在这儿找到历史留下的真切痕迹。  微雨的日子里,府右街边红墙的颜色会变得更加深沉。红墙的那一边,便是中南海,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全国的政治枢纽。透过一座有士兵守卫的大门,目力所及,能看到的只有延伸至远处的行道树。  禁苑春秋  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是中海与南海两片水域的合称,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
期刊
去香的港时的间运,输因署为更之换前驾去驶,牌总照是,队做伍好很了长心,理里准面备大,部要分花,很是长代客办理的公司职员,每个人手中厚厚的一叠申请表。  走进大厅,工作人员询问我是不是只交一份表,我点点头,于是告诉我去哪两个窗口排队。人不算多,窗口上面,醒目地写着:只限一人一份。旁边还有一个人也不多的窗口,原来是给事先预约的市民。再看看旁边的长龙,那几个窗口写着,最多一次提交五份申请。  我不知道为
期刊
阿黛尔的出现正是时候:48岁的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刚刚离去,整个音乐界也都因为她的突然离世,笼罩在灰色的阴霾下。本届格莱美颁奖礼上,主持人悲伤地说:“很无奈,我们的大家庭中有人离去了。”然后带领全体人员,向惠特尼的离去哀悼。所幸的是,上帝没有掠夺人间普照的光芒,甚至还赋予了崭新的希望:阿黛尔,成为了新的流行符号。  阿黛尔至今只出过两张专辑,分别是以她出专辑的年
期刊
去年日本31年来首次遭受贸易赤字,该新闻对日本的重商主义者可能意味着天塌下来了。但事实可能远非如此。在过去的30年,日本企业还把他们的科技输出国外,他们的工厂遍布世界各地。所以即使贸易赤字,日本仍然具有充裕的现金流,其“经常账户”仍然有盈余。  人们往往过于关注日本所面临的问题,而忽视了其庞大的潜力,如人口老龄化,走马观花似的政府,落后的金融部门和政府巨大的赤字。这些都是真正的问题,但他们却掩盖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