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找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总例数为15例,对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为颈部不适及甲状腺局部的疼痛及触痛,全部患者血沉均明显升高,且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上级医院检测结果),甲功FT3、FT4明显增高,TSH降低14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轻度升高3例;所有患者予非甾体类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绝大部分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非甾体类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愈率高,甲减发生率低。
【关键词】 病例 甲状腺炎 临床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088-01
引言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其是甲状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以下是对我院近两年诊治的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做出的分析:
1 基本资料
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找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总例数为15例,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年龄最大的为52岁,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天,发病时间最长的为60天。
2 方法
对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有无相关病史等情况,血沉、FT3、FT4及TSH检查标本均为早晨7点空腹静脉血,FT3、FT4及TSH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此病患者通常满足以下四种方能确诊,这六种情况为,发热、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血沉加快;一过性甲亢;甲状腺131I摄取率受抑制。
3 结果
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3例(86.67%),13例患者均为颈部疼痛症状,怕热、多汗、消瘦等高代谢症候群5例,心悸、胸闷心血管系统表现14例,甲状腺肿大、触痛,可触及结节13例,一侧肿大4例,双侧肿大5例,其中转移性肿大1例;全部患者中血沉增高(100%),且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甲功FT3、FT4明显增高,TSH降低14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轻度升高3例;15例患者均内科治疗,轻症者6例经适当休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片25mg,口服每日三次,七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疗程2周以上,全部治愈;9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总疗程6-8周以上,甲状腺吸131I率恢复正常作为停药指证。甲亢期甲状腺毒症明显者,予心得安治疗;误诊2例中有1例是因为发热、咽痛入呼吸科治疗后,化验甲功增高,诊断为甲亢,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后,转入内分泌科行血沉检查,结合甲功结果,给予正确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
4 讨论
亚甲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等,使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未明,但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病程1--2周或数月,复发率高,整个腺体均可累及,有明显的碘代谢受抑制现象;其临床可分为三期:首先,甲状腺毒症阶段:50%~75%的患者可出现,常持续3~8周;其次,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约25%的患者出现水肿、怕冷等症状,历时数月;第三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多数患者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功能;因为常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2];通常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确诊,本组15例病例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或疼痛、甲状腺疼痛和触痛、血沉增高、甲状腺摄131I率低下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即“分离”现象,由此可见,血沉、甲状腺功能及吸131I率的综合检查对SAT诊断尤为重要。
此病的患者大多数起病急聚,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的甲亢症状:心慌、怕热、多汗、震颤及神经紧张等;甲状腺部位疼痛,可为剧痛或隐痛,并可沿颈部向颌下,耳根及枕后放射,亦有放射至前胸与肩部的;少数病人可有头痛、耳鸣、恶心与呕吐;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偶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症状;目前治疗此病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愈率高,甲减发生率低;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者,可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但是并不能防止甲状腺功能异常;初始泼尼松20—40mg/d,维持l~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本病无甲状腺激素过量生成,故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以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甲减明显、持续时间久者可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由于TSH降低不利于甲状腺细胞恢复,故宜短期、小量使用,而大量应用甲状腺激素可能过度抑制TSH;永久性甲减需长期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红军,刘丽,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分析,医学信息,2014(06)
[2]马苏宁,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4(03)
【关键词】 病例 甲状腺炎 临床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088-01
引言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其是甲状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以下是对我院近两年诊治的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做出的分析:
1 基本资料
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找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总例数为15例,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年龄最大的为52岁,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天,发病时间最长的为60天。
2 方法
对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有无相关病史等情况,血沉、FT3、FT4及TSH检查标本均为早晨7点空腹静脉血,FT3、FT4及TSH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此病患者通常满足以下四种方能确诊,这六种情况为,发热、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血沉加快;一过性甲亢;甲状腺131I摄取率受抑制。
3 结果
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3例(86.67%),13例患者均为颈部疼痛症状,怕热、多汗、消瘦等高代谢症候群5例,心悸、胸闷心血管系统表现14例,甲状腺肿大、触痛,可触及结节13例,一侧肿大4例,双侧肿大5例,其中转移性肿大1例;全部患者中血沉增高(100%),且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甲功FT3、FT4明显增高,TSH降低14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轻度升高3例;15例患者均内科治疗,轻症者6例经适当休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片25mg,口服每日三次,七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疗程2周以上,全部治愈;9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总疗程6-8周以上,甲状腺吸131I率恢复正常作为停药指证。甲亢期甲状腺毒症明显者,予心得安治疗;误诊2例中有1例是因为发热、咽痛入呼吸科治疗后,化验甲功增高,诊断为甲亢,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后,转入内分泌科行血沉检查,结合甲功结果,给予正确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
4 讨论
亚甲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等,使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未明,但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病程1--2周或数月,复发率高,整个腺体均可累及,有明显的碘代谢受抑制现象;其临床可分为三期:首先,甲状腺毒症阶段:50%~75%的患者可出现,常持续3~8周;其次,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约25%的患者出现水肿、怕冷等症状,历时数月;第三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多数患者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功能;因为常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2];通常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确诊,本组15例病例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或疼痛、甲状腺疼痛和触痛、血沉增高、甲状腺摄131I率低下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即“分离”现象,由此可见,血沉、甲状腺功能及吸131I率的综合检查对SAT诊断尤为重要。
此病的患者大多数起病急聚,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的甲亢症状:心慌、怕热、多汗、震颤及神经紧张等;甲状腺部位疼痛,可为剧痛或隐痛,并可沿颈部向颌下,耳根及枕后放射,亦有放射至前胸与肩部的;少数病人可有头痛、耳鸣、恶心与呕吐;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偶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症状;目前治疗此病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愈率高,甲减发生率低;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者,可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但是并不能防止甲状腺功能异常;初始泼尼松20—40mg/d,维持l~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本病无甲状腺激素过量生成,故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以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甲减明显、持续时间久者可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由于TSH降低不利于甲状腺细胞恢复,故宜短期、小量使用,而大量应用甲状腺激素可能过度抑制TSH;永久性甲减需长期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红军,刘丽,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分析,医学信息,2014(06)
[2]马苏宁,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