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学习的技能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势必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思考及讨论,属于教师讲解的时间就少了,要想提高效率,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对教与学的过程有细致的规划,能随时引导课堂的走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场所.
第一,了解学生.对于一个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课本、习题早已烂熟于心,但面对的学生却年年都在变化.因此,要在第一时间里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备好每一节课.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集体性格”,可能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有的班学生很活泼,能对老师的问题及时、热烈地作出反应,但老师讲解时却无法安静下来;而有的班学生则比较沉闷,上课不爱说话,但是能好好地听老师的讲解.所以,如果面对着一个新的班级,老师上课时除了讲授知识外,还要注意观察这个班的“集体性格”,发现那些特别活跃或者特别安静的学生,注意观察班干部在课堂上的表现,这些学生,常常会成为今后实现课堂互动的关键人物.
第二,课堂的组织工作.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教与学的交流不仅仅是问与答,还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学生回答问题由学生评价、学生板演学生评判,当争议较大时教师要指点迷津,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对于课堂上过分活跃的学生要注意控制,而那些不爱讲话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锻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后还要安排适当的课堂训练.训练题不宜过多过难,两到三题足够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是刚刚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起来还不够熟练,因此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思考,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越俎代庖,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当堂指出,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这节课中有演示实验,我们不妨把这个动手的机会留给学生,甚至可以把这样的机会作为对那些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进步的学生的奖励.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这节课中,要用到气垫导轨和小车,这在学生的眼里是很新鲜的东西,让那些比较活跃的学生来操作并负责记录数据,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而如果让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来做,则是对他们很好的鼓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控制.
第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及指导.课堂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必须要有相应的课外作业来巩固.教师不能再用过去的题海来“淹死”学生,那么对作业的选择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应该是有难度梯度的,要有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完成的基础题,也要有难度中等但容易出错的“陷阱题”,还要有较高难度的提高题.历年来学生们屡屡出错的一些经典问题不妨仍然拿出来,同时还要与时俱进,选择一些较新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有挑战性的,如果实在不会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
第四,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批改及评价.现在学生在校时间已经被严格限制了,过去很多教师采用的“面批”方法不可能再用.而我们知道,“面批”能及时给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常常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替代的方法.那就是仔细评估学生的作业情况,统计出各种错误出现的具体情况,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针对性,保证较集中的错误能得到及时讲评.而个别学生的问题就要见缝插针向学生指出了.我们也可以和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方法,比如手机短信、QQ等,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的问题.
第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整理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了事事被教师包办的学习方式,每天的学习目标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教师们也因为怕浪费时间并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和整理.现在,教师们除了帮助学生定期整理和归纳之外,更要注重指导学生自己去整理和归纳.在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讲完之后,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本章内容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学生的表现却和预期相差很远,这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这时就要带领着他们边回顾边进行整理,回顾这一阶段学到的知识点、物理规律,遇到过的典型问题,并用提纲的形式归纳出来.我相信,经过几次引导,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掌握整理知识的要领,减少遗忘,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要在规范教学的背景下通过师生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在预习、教学、作业、复习、整理等几个方面都要实现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可以是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很好领会教师的意图,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交流,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第一,了解学生.对于一个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课本、习题早已烂熟于心,但面对的学生却年年都在变化.因此,要在第一时间里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备好每一节课.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集体性格”,可能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有的班学生很活泼,能对老师的问题及时、热烈地作出反应,但老师讲解时却无法安静下来;而有的班学生则比较沉闷,上课不爱说话,但是能好好地听老师的讲解.所以,如果面对着一个新的班级,老师上课时除了讲授知识外,还要注意观察这个班的“集体性格”,发现那些特别活跃或者特别安静的学生,注意观察班干部在课堂上的表现,这些学生,常常会成为今后实现课堂互动的关键人物.
第二,课堂的组织工作.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教与学的交流不仅仅是问与答,还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学生回答问题由学生评价、学生板演学生评判,当争议较大时教师要指点迷津,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对于课堂上过分活跃的学生要注意控制,而那些不爱讲话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锻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后还要安排适当的课堂训练.训练题不宜过多过难,两到三题足够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是刚刚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起来还不够熟练,因此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思考,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越俎代庖,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当堂指出,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这节课中有演示实验,我们不妨把这个动手的机会留给学生,甚至可以把这样的机会作为对那些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进步的学生的奖励.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这节课中,要用到气垫导轨和小车,这在学生的眼里是很新鲜的东西,让那些比较活跃的学生来操作并负责记录数据,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而如果让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来做,则是对他们很好的鼓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控制.
第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及指导.课堂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必须要有相应的课外作业来巩固.教师不能再用过去的题海来“淹死”学生,那么对作业的选择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应该是有难度梯度的,要有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完成的基础题,也要有难度中等但容易出错的“陷阱题”,还要有较高难度的提高题.历年来学生们屡屡出错的一些经典问题不妨仍然拿出来,同时还要与时俱进,选择一些较新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有挑战性的,如果实在不会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
第四,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批改及评价.现在学生在校时间已经被严格限制了,过去很多教师采用的“面批”方法不可能再用.而我们知道,“面批”能及时给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常常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替代的方法.那就是仔细评估学生的作业情况,统计出各种错误出现的具体情况,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针对性,保证较集中的错误能得到及时讲评.而个别学生的问题就要见缝插针向学生指出了.我们也可以和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方法,比如手机短信、QQ等,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的问题.
第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整理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了事事被教师包办的学习方式,每天的学习目标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教师们也因为怕浪费时间并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和整理.现在,教师们除了帮助学生定期整理和归纳之外,更要注重指导学生自己去整理和归纳.在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讲完之后,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本章内容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学生的表现却和预期相差很远,这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这时就要带领着他们边回顾边进行整理,回顾这一阶段学到的知识点、物理规律,遇到过的典型问题,并用提纲的形式归纳出来.我相信,经过几次引导,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掌握整理知识的要领,减少遗忘,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要在规范教学的背景下通过师生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在预习、教学、作业、复习、整理等几个方面都要实现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可以是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很好领会教师的意图,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交流,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