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来源 :统计与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使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表明,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主要是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效率来实现的.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最大,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显著;同时,相对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绿色生态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绿色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与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与绿色生态效率间存在负向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会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拖累效应”;绿色生态效率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呈现“U”型负向关系.
文章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贫困测算指数识别相对贫困农户群体,分解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对农户脱离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使用二元选择模型测算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与农户经济行为选择的脱贫效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当农户处于弱相对贫困状态时,政府引导能够有效带动农户脱离相对贫困;农户经济行为选择是相对贫困减缓的关键因素;政府营造的外部环境改善可以有效引导农户经济行为选择.
金融杠杆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渠道,也是链接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主要风险载体.文章通过构建基于稳增长、防风险双重目标的最优金融杠杆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2019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分析了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以及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计算了最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最低金融风险下的最优金融杠杆率,测度了最优金融杠杆阈值区间标准.结果 表明:我国宏观金融杠杆水平已处于最优金融杠杆区间,而各省份金融杠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区域层面看,金融杠杆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与西部较高、中部较低的区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