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7α-O-碘烷-特培洛菲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Frost等[1]开始研制用碳[11C]标记的甲芬基太尼(11C-carfentanil,11C-CFN)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首次对人脑阿片受体进行显像研究,之后陆续报道了11C-特培洛菲(11C-deprenorphine,11C-DPN)[2],11C-哌替啶(11C-pethidine)[3]及放射性标记的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适用于PET的阿片受体配体,但因在恒河猴上或人体中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特异性/非特异性摄取比值较低而放弃或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不少学者进行了氟[18F]标记的阿片配体的应用研究,如18F-cyclofoxy用于正常人和癫痫疾患的研究[4] ,11C-苯丁洛菲(11C-buprenorphine,11C-BPN)成功地用于狒狒的脑阿片受体显像[5].国外阿片受体PET显像的工作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研究工作报道甚少.因此研发适合于SPECT显像的阿片受体显像剂,尤其在镇痛、吗啡成瘾和/或戒毒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研发碘标记的7α-O-碘烷-特培洛菲(7α-O-iodoallyl-deprenorphine,7α-O-IA-DPN)作为SPECT阿片受体显像剂,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学评价。

其他文献
有一种美好,让我在走往不惑的路上时时回归童真;有一种美好,让我在焦躁迷惘时找到平静安守的理由;有一种美好,让我在林林总总、人云亦云中看到人性的良善、原野的开阔和无限高远的天空……这,就是阅读。  一、情感培养,擦亮生命的底色  对很多人而言,书的情感是从小培养的,小时候所接受的书的芳芬是这一辈子的财富——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里。  母亲常告诉我,当我刚咿呀学语,便教了我很多儿歌。每次看到村前的小河
我一直在农村基层教书,十几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体味到农村教师的酸楚。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固定的岗位,哪里需要就得往哪里去。这一年,我又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对这里的学生和环境都很陌生,心里没有底气,怕教不好学生,怕当不好班主任。  陌生的环境并不可怕,怕的就是走不到孩子的心里去,不了解孩子,就像医生不了解病人的病情,怎么对症下药呢?怕就怕与孩子合不来,不能和他们正常沟通,这样就很难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