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理论研究评述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价格做出的反应,是对该产品价格和某一参考点的综合反应,学者们把这个参考点称为参考价格。参考价格可以从参考点标准的角度、形成的角度和内外部的角度给予定义,其理论解释包括适应水平理论、同化对比理论和预期理论等,其存在性也得到了验证。参考价格的形成模型包括以记忆为基础的,以刺激为基础的和记忆与刺激相结合的模型。参考价格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包括对品牌选择决策、购买数量和购买时间等。
其他文献
本文在已建立的网络经济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对中关网络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对比,并对测度和对比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系统疏理国内外学者对FDI与出口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FDI影响东道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采用1999—2005年中国第二产业的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ECI指数计量模型,对FDI影响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生活性服务需求抑制、制造业生产服务和服务业生产服务发展不足、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缓慢、服务业结构演进滞后等问题目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增长乃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障碍。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借鉴西方服务业增长机理理论来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服务、促进服务业增长就具有重要意义。
利率规则、利率期限结构、利率走廊和利率微调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主要利率理论。近十几年来,前瞻性利率规则和流动性陷阱问题的讨论对泰勒规则理论做了重要拓展,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则从动态模型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开拓。与此同时,利率走廊和利率微调正在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方式。这些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世界经济秩序的走向。
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和逻辑发展两条主线,总结了国内外财务治理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西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想基础、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上的财务治理相关理论、国内学者对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观点。同时对国内外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20世纪80年代关于消费选择对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的影响研究使得消费者行为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消费决策、消费动机、消费方式以及跨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使消费者行为研究走向成熟,这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特别是消费结构变动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力外流的福利净损失,介绍了新古典主义移民理论及其局限性;其次,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在国际人才流动研究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异质性劳动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际移民的筛选功能和高素质人才外流的经济损失;再次,介绍了“人才外流有益”论或“修正主义”的新人才流失经济学,分析了人才外流的积极作用,即汇款效应、回迁效应、移民网络效应和增智效应:最后.揭示了“人才外流有益”论的内在缺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羊群行为”、发展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赢得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外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问题。理论界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主要形成了六种理论,即产业价值共享理论、产业外生条件理论、产业知识理论、产业动态能力理论、新兴产业孵化理论和产业要素整合能力理论。它们分别认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能力是产业价值的共享能力、产业外生条件的利用能力、产业知识能力、产业动态能力、新兴产业孵化能力和产业要素整合能力。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亚以日本为首,亚洲“四小”、东盟四国、中国随后的“雁行形态”经济发展模式倍受中外学者关注,大量的研究从正面积极评价了这一创造出“东亚奇迹”的经济理论。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及中国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后,对“雁行形态”的重新探讨蔚然成风,褒贬不一。本文对该理论最新的研究动态做一综述,这对中国未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定位及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内生创新增长理论逐步取代其他几种研究视角,成为考察长期经济增长机理和动力问题的主流理论,各种创新要素被不断整合进理论框架,数学模型表达形式也越来越缜密和复杂。从新近研究情况来看,这套理论体系开始涉足更多新的研究领域,更加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适用性以及理论与经济现实的相互融合,而将制度性因素逐步纳入分析框架将成为内生创新增长理论中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