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诗化向智性分析深化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高考在不断变革,试题也在不断创新。2007年全国共有18个省(市、自治区)实行了自主命题,这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各地命题者在试卷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创新。
  我们特邀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等5位老师针对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分别从作文、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文字应用5个方面进行评述,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引发您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1999年高考改革以来,高考命题积累了八年经验。2007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丰富多彩,引人注目。
  这几年比较流行而且比较出彩的材料作文,仍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全国卷Ⅰ,以一幅漫画《摔了一跤》为材料,内容是学生出事了,学校、社会、家长都大为紧张。北京卷以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句及相关评论为材料。全国卷Ⅱ提供了两则材料:歌手丛飞助人而不得回报;大学生助人后陷于危难,得到了真诚的回报。浙江卷的话题是“行走在消逝中”,附带着玛雅文明湮没、高昌古国消逝、苏东坡的诗句等资料。这些作文命题都具有材料作文的性质。也许是前几年这类题型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今年这类题,就其中最佳者而言,只能说水平没有明显的降低,在材料的深刻和新颖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突破。
  但今年话题作文的水准有所下降。最为明显的是湖北卷:“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这样的命题,显然太泛,所提供的背景,如“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太抽象,太空泛,远离了学生的感觉,既没有感性经验的召唤性,又缺乏思维触发的焦点,此等大而化之的空话,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前几年重庆卷的“筷子”、江西卷的“脸”等都属此类,我在《高考作文三十年纵观》一文(《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13日)中把这类题型归入无聚焦的“泛开放”之列。
  江西卷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命题,也有一段导言:“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但是命题者显然感到,这等话语从根本上来说还不是命题,真正的命题还要在感觉和思绪上凝聚起来,所以又加上了这样的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不言而喻,作文中的话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话的题目,作文的话题有特殊功能:一是调动感性经验;二是提供凝思的焦点,触发理性思维。江西卷中的“一泓清泉”,就是一种感性的触媒。当然,这样的触媒还不够强大,还不足构成为文的焦点,这是一个遗憾。但是其第2题“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中,“爱”和“不容易”的矛盾,既构成精思的焦点,又有充分的感性和智性的拓展空间。
  水准介于湖北和江西之间的是重庆卷,它是这样的:“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尽管社会上对高考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有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亲爱的同学,也许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着高考,有许多经历和见闻要记录,有许多感悟和认识要诉说……请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应该说,在处理命题的导向性和自由度方面,重庆卷略高于湖北卷,它点出了“酸甜苦辣”,虽然不及“想说爱你不容易”那样富有冲击性,但其启发性还是不可忽略的。
  2007年的材料作文,无论在新颖程度,还是在潜在含量上,比之往年那些经典的题目都显得逊色,在某些省市甚至可以说有倒退的迹象。如辽宁卷:“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这明显是前些年重庆卷的翻版。作文题材所提供的思维空间是多元的,包括顺向和逆向思维的种种可能性,但是主题的确定性太强,明显暗含着人们广为认同的道德价值,这对想象空间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屏障。这种题型表面上立意是开放的,但事实上却是封闭的,和改革之前的那种强迫人说谎的“感受坚强”没有多大区别。我在《高考作文三十年纵观》中把这种题型归入“伪开放”题型之列。所有这类命题,比之2005年上海卷的“大众文化三镜头”,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在创新程度,在确立独特主题的挑战性上,只能说望尘莫及。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最大亮点,不是材料作文题,也不是话题作文题,而是近年来多多少少被忽略了的命题作文。本来,命题作文最大的局限是提供现成的主题,对主题强制性的限定不利于考生个性的发挥,但是经过近十年改革的命题作文,却呈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不再提供现成的主题;二是为考生自主立意提供想象的空间,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冲击为特点。如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这里的关键在这个“坎”字。“坎”,虽然只有一个字,却隐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意味着难度;二是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三是意味着新的高度;四是,也是最为主要的,这种坎,既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有象征性,是生活和人生的考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命题作文的内涵要害在于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是狭隘的、单义的,则考生想象的空间就可能是单向的、狭小的。江苏省的命题“怀想天空”就有这样的不足。该话题提供的材料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从上下文来看,“人人头顶一方天”,这个天应该是同一个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空”,顾名思义,应该是每片天空都与人心一样与众不同。但是,命题者却把天空的意味强制性地单一化。“人人头顶一方天”具有大自然的性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就只能是心灵的世界了。有一位特级教师在评点这个题目时说可以联系到康德的“头上的星空,胸中的道德律”,显然这是对命题的意图不理解。因为康德的“星空”是大自然的星空,而命题者却是要把天空定性为精神的,而且是一定要“明净”“辽阔”“深邃”。把天空限定为精神的,不是大自然的,已经狭隘、武断了,为什么又一定要规定为“明净的”“辽阔的”“深邃的”?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高尔基不是也写出了《海燕》吗?“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天空并不明净,范仲淹不是也写出了大块文章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天空,谈不上辽阔,更与深邃无涉,难道就不是好作品吗?精神境界明净了,一眼望得到底,会不会就和深邃无缘呢?深邃得如一潭古井,还可能明净、辽阔吗?再者,明净、辽阔、深邃,明明是把复杂的心灵诗化了,可又明确宣布不能写成诗歌,命题者是不懂诗,还是不讲理?实在难以妄测。至少可以断定,命题之失,失在关键词的随意性。“明净”“辽阔”“深邃”,完全是任意罗列的,完全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转化。所以说,这样的并列是无序的。联系到该省前几年的命题,一贯有追求诗意的倾向,“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一例,“凤头、猪肚、豹尾”又是一例。这种命题追求诗化,殊不知,诗意是情绪化的,而情绪化是以情绪的极端化为特点的,而极端化就不是理性的,不理性,不讲全面,不讲分析,何来深邃呢?故盲目的诗意化,实质上却把复杂的生活和心灵肤浅化、概念化。追求诗意,到了忘却理性的程度,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是由于命题者热衷诗意,可是对诗意的特点和局限却并不在行造成的。对诗意缺乏清醒的分析,把诗意绝对化,就不能不导致以开放性之名行封闭之实。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就是一例。为什么一定要带着“春光”才能看妈妈?秋色、丰收就不行吗?冬雪、夏日就不可能为亲子之爱提供一个火热的或者严酷的独特背景吗?
  任何事物,包括诗意和理性在内,都是有局限性的。强调一个方面,从情绪上来说可能是很痛快的,但是要清醒,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忽略了其他方面。追求诗意到忘却理性的起码常识,已经成为当前命题的顽症。肤浅的诗意的无限张扬,导致了智性的跛足,此等现象比比皆是。
  与这种转弯抹角地在诗化的话语中打转而弄巧成拙的命题相比,海南卷那样的命题反而干脆得可爱,还有宁夏卷,也爽快可爱。为什么呢?直截了当地要求作理性分析和思考,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不会误导学生。
  纵观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命意变幻多端,题型五花八门,但其中几种倾向值得注意。第一种是把观感美化,诱导学生抒情,如前年天津卷的“留给明天”。这类题型可以叫做诗性题型。另外一种,是把现象转化为问题,把诗性和其对立面结合在一起。还有就是把抒情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在各省的命题中屡见不鲜,如天津的“材与非材”,辽宁的“平凡与自豪”,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无限在有限之中”,福建的圆形和有棱角的形状,等等。全国卷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忘记与铭记”都是这样。把诗意与理性结合起来的命题,常常保持着稳定的水准。这是因为,情感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它又是片面的,只有和它的对立面结合起来才可能全面。就是情感世界,也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也有其表层和深层,智性和理性则是积淀在深层的。只有在想象中进行深化,才能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因而,好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从感性层次激活其智性的“潜在量”。潜在的智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的,只有在命题的规定和想象的双重冲击下,才能激发出灵气的火花来。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语文的人文性的理解多少有些偏颇,那就是把情感、审美当成人文性的全部,对理性思考、全面分析能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反映在作文题上,就是沉溺于感性。人文性应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理性之所以遭到忽略,还有一个理论根源,那就是“真情实感”论。这个理论很权威,但是很片面。感情如果离开了理性,就可能变成盲目的滥情。人既是情感的动物,又是理性的动物。在作文中忽视学生的智性,已经成为顽症。一位美国教授曾经在批评一个中国留美学生的写作时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不动就抒情。许多命题者在这方面是糊涂的,他们并不真正明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情、意三个方面,而不只是情感和审美。
  高考是为大学选择人才,大学和中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系统的理论,对于理论思维系统的适应是大学生的根本素质。片面强调感性,必然忽略智性的开发和深化。前几年“智子疑邻”的作文题,提示感情亲疏影响对于同一事件的判断,本来颇有思辨价值,却被有些中学权威教师斥为“脱离中学生实际”。什么叫中学生实际?全面地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十多年的感性生活经验。第二,和大学所要求的系统、抽象、理论思维的距离。第三,实际上,在物理、化学、数学、哲学、经济学领域中,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达到相当强的程度,在许多方面,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准,就是有差距,也并不遥远。但是,在语文方面却不同,作文题满足于从感性到感性的表面滑行。要从感性向智性提高,没有思考和分析是不行的。没有独立的智性分析力,耽于抒情,正是目前“高考八股”的垃圾文风泛滥不已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计算机在诗歌鉴赏中如何使用?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计算机擅长的是检索、分类、统计,而诗歌是感情的结晶、创造的艺术,用机械的检索、分类、统计手段来分析诗歌,无异于扼杀诗歌的生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计算机和人脑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检索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然后由熟悉诗歌的研究者从审美的角度来探索诗歌艺术的奥秘。  意象是古典诗词中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诗歌中常出现的形象,
编者按:现代诗歌一直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来,无数教师对其教法、学法进行了不断探讨,结果却收效不大,原因就是在探索与追问的过程中,人们很难将文学评论中的解读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中学诗歌教学实践中,很难将语文教学的诗歌解读与文学评论的诗歌解读有机融合起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吴凤平、刘彩祥老师借助“现象图示学”的理论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解读与文学评论中的诗歌解读搭建起了一个有机
教师、课程、学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铁三角”。新课程理念主张,应让每个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让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应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应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尽力做最好的自己。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在课程与学生之间、在教育教学“空间”中应扮演什么角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一、教师应该是“教育思考者”和“心灵共情者”  1.成为有主张的“育人导师”  教师应该
编者按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校如何适应改革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6年至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与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开展“基于学生研究和知識分析的学科教学”课题研究。“课程与教学”栏目第2、第3期专栏将呈现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该课题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各学科的教学案例,以飨读者。
课前预热时,教学生不一样的举手方式—让答的手势、补充的手势、提问的手势、求关注的手势等,巧妙地为课堂开展“真学”做好铺垫。  一、关注篇章页,进行导课  师(出示篇章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来自第五单元,这是一个奇妙的单元。齐读—  生: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师(出示三年级学过的第五单元的篇章页)这是三上年级的第五单元,以什么为主题?  生:以观察为主题。  师:三下年级的第五单元—  生: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把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但是,什么是好教师?学生考得好就说明教师教得好?好教师就是让学生考得好的教师?当我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答案的时候,发现答案竟是经历了一路反思之后的沉淀。回首来时路,这个过程大致可被分为聚焦于知识与考试、学生与能力、体验与建构、学力与素养的逐步提升的四个阶段。  一、1990—2002年:知识与考试  1990—2002年是我工作
从总体来看,在200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中,关注篇章衔接和连贯仍然是各地命题的重点。多套试卷继续以小句排序或补充关联词的方式对此进行考查,两套全国卷除保留衔接排序题之外,又别出心裁,推出了新的题型。题型之“新”在于第一次将测试重点放在了篇章回指形式所具有的话语衔接功能上。  本文以高考语文试题为例,首先提出回指语在篇章结构中的表达和确认原则,然后分析影响回指形式的语用、语体等因素,最后探讨
编者按: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文化论著研读”已成为高考的考试内容,而在众多的文化著作中,《论语》是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重要选编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此类著作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为论著类作品的复习与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教学设想    作为文化经典,《论语》将被纳入200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范围。《论语》考什么、怎样考,从《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
一、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某课标教材注:[恨恨那可论]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恨恨,愤恨到极点。  教材将“恨恨”解释为“愤恨到极点”实属望文生训,《汉语大词典》《辞源》等辞书将其解释为“抱恨不已”,同样不确。陈丹、陶智《〈孔雀东南飞〉中的“严妆”与“恨恨”》(《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一文将其理解为“悲伤、惆怅”,似乎也不够精确。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的用例: 
应试体制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大多是以考试出成绩为基本目的。说白了,就是教师让学生背公式、做习题、考高分。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数学变成一门无趣的学科,让许多学生害怕又无奈。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和数学活动本质的理解?如何在平常的教学中传承数学文化,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服务于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