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品中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化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可以在生物体内内源生成,体内正常水平的甲醛参与生理过程,而过量的甲醛则会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甲醛的含量对更好地认识其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甲醛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甲醛的含量仍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对生物样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探针法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其亮点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引领原始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挖掘大型仪器设备的科普内涵,是新时代高校开展科普教育、服务社会的创新举措.阐述了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普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型仪器设备开展科普教育的实现途径,并以电子显微镜为例,探索了大型仪器开展科普教育的可行性.
陆涛主编的《有机化学》第八版是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五届教材评审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修订编写的,该套教材曾为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唯一一套统编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影响力.第八版教材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
期刊
化学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社会上对化学科学认识不充分,甚至有很多误解.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承担着科普教育宣传的责任.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依托南开化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了具有南开化学特色的化学科普基地,为普及化学知识、提升青少年化学素养做出了积极探索.
中国古代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史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解读,形成化学科普题材,既是化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以寒食散为例,探讨中国古代化学史资源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认为化学科普中汲取历史资源,不仅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有利于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还有助于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姜黄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超分子作用,探讨了温度和pH对包合过程形成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包合物中客体分子姜黄素与HP-β-CD形成的化学计量比为1∶1;随着温度增加,姜黄素-HP-β-CD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减少,在20和40℃时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分别为3885.3和1147.4 L/mol.30℃时,随着pH增大,形成常数先增大然后减小,pH值为5.0时,姜黄素-HP-β-CD包合物最稳定,形成常数为2835.3 L/mol.热力学参数表明,姜黄素与HP-β-CD的
以松香和富马酸为原材料,通过异构化反应合成了富马松香.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00℃、m(富马酸)∶m(松香)为6∶20.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出富马松香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16h、反应温度189.7℃、m(富马酸)∶m(松香)为2.9∶10,富马松香酸值为296.45 mg/g;建立了合成产物酸值对主要工艺因素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优化条件下富马松香酸值为291mg/g,与实测值吻合.
设计了“o-PPh2C6H4NH2-Ru配合物合成及催化性质探究”研究型综合实验.以(PPh3)3 RuCl2(或(PPh3)3 RuHCl)和o-PPh2C6H4NH2配体为原料,制备配合物[(PPh3) (o-PPh2C6H4NH2) RuCl2]2(1)、(o-PPh2C6H4NH2)2 RuCl2 (2)和-(o-PPh2C6H4NH2)2 (o-PPh2C6H4NH)Ru]+ Cl-(3).考察1-3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的反应活性,并结合结构表征结果进行构效关联.通过该实验项目的 教学
考察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白芷挥发油提取量、成分及其美白活性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品白芷、微波处理鲜品白芷、超声处理鲜品白芷、风干白芷和烘干白芷5种白芷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其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并对美白活性与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微波/超声前处理鲜白芷挥发油提取量均提高了5%,干燥白芷挥发油提取量却有较大的降低;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样品分别鉴定有64,55,53,63,55个成分,其中,有24种相同成分,主要为十二碳醇、1-十
采用偏硼酸锂碱熔处理样品,建立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的方法.对熔样条件、偏硼酸锂的剂量及复溶介质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0.20 g偏硼酸锂混合样品,在1000℃的高温炉中熔融15 min,用体积分数为5%的王水溶解熔融物,对样品消解效果最佳.实验采用5种不同类型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进行了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6~0.391 μg/g,精密度(RSD)均<7.96%(n=6),测定值在误差范围内.该方法快速简便、熔融效果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海洋沉积物中各稀
以黑龙江省市售肥料为研究对象,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其含有的重金属Cd、Cr、Pb、Cu和Zn进行含量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复合肥中重金属的来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肥料中重金属对农用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大部分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属于安全等级,堆肥中各重金属质量浓度最高,各种肥料中Zn质量浓度最高,肥料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生产原料和添加剂.目前,肥料中重金属对土壤环境影响不大,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