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和宫的金瓶掣签——以雍和宫档案为例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清廷在拉萨大昭寺和北京雍和宫各置一只金瓶,规定以后蒙藏地区呼图克图的呼毕勒罕由金瓶掣签认定。以往研究对西藏金瓶掣签的实施情况有较深入探讨,而对雍和宫的金瓶掣签则关注较少。作者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雍和宫满、汉、蒙文档案,对蒙古地区各呼图克图呼毕勒罕认定的程序和特点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美术具有艺术性,其中蕴含着的审美意蕴是对小学生进行艺术培养的源泉。所谓意蕴,是指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诸如情感或者一种风骨。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审美意蕴,将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美术作品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兴趣得到培养,是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为学生营造发现审美意蕴的环境,打开他们审美的慧眼,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鉴赏中获得思想
六朝贵族制在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中可谓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相关学术史回顾不胜枚举。中文学界很少使用“贵族”一词,一般采取“门阀”或“士族”等概念。不过,求同存异的话,中日
将清代文献中大量人口、盐引、盐课等原始数字视为文本加以解读,可以发现清代各盐区的盐引分配,基本上与本盐区的市场容量吻合,这说明清代各盐区的盐引分配具有一定的市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