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其他文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后 ,邓演达在海外度过了三年流亡时光。期间 ,他在全面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 ,并有选择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基本形成了平民革命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都确定了“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的原则,这一系列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但在实践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文章分析了“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重要意义和
预言贯穿《左传》全书,这是其叙事的一大特色。按其预测的依据将预言分为两类,并对其中通过观察人事所作的预言进行重点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历史观、伦理道德观和劝善惩恶
描述了小崎齿瓢虫属(Afidentula)和长崎齿瓢虫属(Afissula)各一种幼虫形态.幼虫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本文借助于重庆的实例,系统研究了工业普查中主要工业经济指标的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1999年9月,南京市博物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在南京市北郊的郭家山清理了1座六朝砖室墓.(图一)由于此前我馆已先后在郭家山清理了7座墓葬,①所以此次将这座砖室墓编为郭家山8号墓
近卫文麿是近卫笃麿之子,毕业于京都大学.他不仅承袭了其父的爵位,而且也继承和发展了父亲的侵略思想.他主张打破现状,重新分割世界;诬蔑中国是"一个名词,不能看做一个国家";
怎样认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是历史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具有根本的性质,但近年来多有被人们误解之处。兹事重大,不可轻视。在中国古代史学上,先人们对此有许多精辟论断,反映了他们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基本目标是获取全球事务的"领导权".其对华政策的目标则是"西化"、"分化"中国,在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防范、遏制中国,把中国融入以美国为首、
俄罗斯自由主义肇始于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时期,由盛到衰,历经三个阶段,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衰落,其深层原因在于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自由主义的内在紧张。另外,俄罗斯中产阶级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