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这首风靡一时的《感恩的心》想必大家都听过,有多少人为这一句“感谢有你”而潸然泪下,只因他们想感恩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犹记得,在我第一次懂得了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时,那惶恐又绝望的心情。在我扑到妈媽怀里哭时,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上帝赐予我们相遇相守的时间,不就是想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感恩彼此吗?别哭了,把时间都用来感恩还来不及呢,对不对?”泪眼朦胧的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这首风靡一时的《感恩的心》想必大家都听过,有多少人为这一句“感谢有你”而潸然泪下,只因他们想感恩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犹记得,在我第一次懂得了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时,那惶恐又绝望的心情。在我扑到妈媽怀里哭时,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上帝赐予我们相遇相守的时间,不就是想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感恩彼此吗?别哭了,把时间都用来感恩还来不及呢,对不对?”泪眼朦胧的我,第一次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懂得了什么是感恩。
在一本叫《人性的弱点》的书里,作者说过,人的劣根性就在于不珍惜身边的人,是因为人们总是想着身边的人会永远陪在他们身边。而“永远”又有多久?人的一生也不过短短数十载罢了,我们又能用多少个“永远”去感恩呢?所以,我们还是珍惜当下,珍惜能够感恩的时间吧。
而感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多数人的借口便是:没时间。他们一次又一次用这个借口伤害亲人,疏远亲人。直到与亲人分开了,才幡然醒悟。然而,为时已晚,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懂得感恩吧,就从这一刻开始。哪怕是一杯茶,一声问候,也能让那些爱你的人感到温暖,也让你的人生没有遗憾。
‖吉林省延吉市第五中学实验班‖指导教师:丁文善
其他文献
【中考真题】 生活中总有很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与自然遇见,也许就是一次诗意的旅程;与书籍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他人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当温暖遇见了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天,便有了岁月;当梅花遇见了寒冬,便有了生命的绽放……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遇见”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
风和日丽,天空湛蓝如晶莹的水晶。人来人往的马路上,却突然传来一声惨叫。 翻倒的自行车旁,是痛苦的、扭曲着身体的我。右手不知为何毫无知觉,当我艰难地坐起来时,才发现我的右臂已经恐怖地扭曲了,手肘痛如撕裂,手指已然没有知觉,只能僵硬地伸着。 一时间,惊惶如洪水般吞没了我的身心。附近的行人赶忙拨打120,随即问了我妈妈的電话号码。 也许只有几分钟,我却觉得过了一个世纪。很快,你赶到了,我低着头,看
有人说,酒是火做的水,而茶是土做的水。此二者一个是淡泊以明志,一个是豪情洒江山;一个似醉过的居士,不知天高地厚,只将愁心予明月;一个如清晨的五柳,踏着崎岖山路,仍歌着高山与流水。酒自是奔放的,它用似火的热情将诗人们的千姿百态渲染在纸上,只等待花间一壶酒的芬芳溢散出后,醉酒的诗词,缓缓而来。 要说这古人饮酒,就不得不提到李白。诗仙诗仙,却总觉得这個仙是酒后的飘飘欲仙。李白对酒的喜爱也是众所周知:《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研学或许带给你全新的体验,或许引发你深层的思考,或许给予你更多的期待。请从下面三个写作思路中任选一个作文。 (1)从经历过的研学活动中,选取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写一篇记叙文。 (2)你梦想过到海底、地心、太空等地方研学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3)有人说,
54歲的毛国平是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黄龙洞景区的一名保洁工,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坚守在阴冷潮湿的溶洞内,对各游览区的钟乳石进行巡查,及时清理钟乳石上的苔藓、氧化物和灰尘等。每一个工作日下来,他在洞内上上下下的台阶和钟乳石林中行走不少于8万步。毛国平说:“这些千姿百态有生命力的钟乳石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财富,既要让各地游客欣赏到它的美,更要保护好它,让它永葆本色。”
王键,男,1983年生,貴州毕节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二级美术师。研究方向:陶艺雕塑。
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要说对现实世界里什么东西最有所感触的话,除了快节奏的生活,就要数已经阻止不了的表情包泛滥了。这就好比《水浒传》里各路英雄好汉齐聚梁山,表情包也不约而同地被凝聚,各路好笑滑稽地表达感情内心的图片就此产生。 但是这些平面图片真的可以把我们的真心话表达出来吗? 这个疑问在我们这代人之间更能体现出来。就像当初我小学毕业时,班级群里异常的闹腾,大家都在发什么“离别之际——走你”之類的
李帕图,本名李秋旸。1999年生人。籍贯重庆垫江。目前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专业。 从头开始吧。 我们从头开始讲。 十五岁的那年,我决定开始写诗。那个时候我只看顾城,看北岛,看支离破碎的理想和一些虚构的现实。 新来的语文老师是一个诗人。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哇噻”地叫了出来。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活着的诗人,对于坐立不安的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的想法里,诗人是
1月19日,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冰花男孩”王福满和父亲以及姐姐三人,从云南鲁甸老家飞抵北京,开启三天的圆梦之旅。 短短两周,小福满的生活之变可谓天翻地覆。一张头顶冰花、憨态可掬的上学照片,就让这位偏远山区的小学生成了全民焦点,从未想象过的关注与善款接踵而至,甚至“去北京看看”的梦想也得以实现——不仅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參观了北京市公安局反恐和特警支队,还走进了人民公安大学……当小福满在北京
最近,关于“慰安妇”的话题持续占据舆论热点。最开始是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悲情触摸那段充满伤痛的历史。“聽完片尾曲,没有人说话。灯亮了,好些人还在位子上发怔。”一位观众的话,道出了多数人观看《二十二》之后的感受。老人们所经历的苦难,即便只是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也足以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从上映前3万多人为影片捐款,到后来无数人转发影片信息、呼吁人们观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