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乐学、好学,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成功;秘诀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篇《欣赏,打开学困生心门的金钥匙》的文章,感触很深,也颇受启发,真正领悟到了: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何正状这个顽皮、做事拖沓、课堂纪律差等有很多坏毛病的典型例子。作者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他有不少优点:课外知识丰富、对班级的事热心、喜欢看航空航天的图片和连环画。于是作者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喜欢读书,说老师欣赏他的知识储备,并叫他小宇航员,给他封了个头衔——班级公物委员,负责关窗锁门。细致的教育和鼓励、不断地去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后使何正状慢慢地改了自己坏毛病,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正是赏识教育使何正状從一个学困生变成一个好学生,作者就是以欣赏作为打开学困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到欣赏的力量是何等神奇,有时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在含苞待放和花束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老师的一句肯定的话语、欣赏的语言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可以使教育走出困境,峰回路转,这就是赏识教育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别人给予你的赏识。”
  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不断地加以赏识、激励、引导,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追求知识的欲望,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的内在潜能迸发出来,从而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从关心、爱护、挽救、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激励学生不断发扬优点长处,学会赏识自己,使学生不断奋发向上。这样既能使学生容易改正错误,接受老师的教育,搞好师生关系,又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赏识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这就是赏识教育给我带来的收获,正是赏识使我的教育教学获得成功,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我尝到了赏识教育的甜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更坚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把赏识教育进行到底!
  我们作为中职的老师面对的都是一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纪律性、行为习惯等较差,像何正状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何把这些学生改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赏识教育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多鼓励赏识、少批评讽刺,要用放大镜、显微镜从他们身上找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特长、兴趣爱好、与人合作精神等,并找机会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可是有的老师面对学困生总是抱怨、批评,有的甚至讽刺挖苦,粗暴对待。其实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看过周弘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种不好,我们未看到哪位农民双手叉腰,怒不可遏地在田边抱怨:‘我起早贪黑,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仁至义尽了吧!你们为什么长不高?’”老师就像农民,学生就像庄稼,学生出问题,我们不应一味地去责怪学生。我奉劝这些同行们: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尝试赏识教育吧。
  一句鼓励的话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生,一句贬责的话则可能毁掉一个天才。一句理解鼓励的话,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童话,适时地关怀,呵护和鼓励,就宛如给他一团火焰,温暖地感染他,让他产生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请给他一句发自内心的关怀鼓励的话语吧,照亮他的内心,也照耀他的前程。
  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因此让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苛求,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成见。让我们去赞美、赏识每一个学生吧!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做好七年级过渡期历史教学工作?一句话:注重抓基础,养成好习惯。具体要抓住六个方面:要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节课争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課堂45分钟;教会学生巧记历史;教会学生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做好非选择题。  关键词:快乐;兴趣;巧记;习惯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期,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也是生理的过渡期,还是心理、思想的过渡期。七年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探讨,文章分别从“注重积累词句”、“用好课本范例”、“培养观察能力”、“抓住练写契机”、“引发想象求生动”以及利用亮点激趣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事例,详细地阐述了它们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积累词句;仿中学写;抓住契机;鼓励激趣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
期刊
摘要:评价既可以对学生学习进行肯定,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采用互评、自评、与联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是给学生间相互指责的机会,而是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更好合作。  关键词:预习;自学;互帮;导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市自去年
期刊
摘要:“作文评改”之类的文章屡见不端,已是“听来已觉不新鲜”。但至目前,仍是困扰中学作文教育的一大难题。大部分老师呕心沥血,为学生批改作文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眉批”、“旁批”、“总批”,可谓明察秋毫,妙笔生花;可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却是“雾里看花”,作文水平“涛声依旧”,教师辛苦付诸东流。  关键词:制订标准;评价;自改;检查    经过教学探索,我尝试了初一“作文评改六法”。  1.制订评改标准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感情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是为学生学习方法改进服务的。所以笔者在历史课堂教与学中,灵活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各项活动,切实做到了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六个字:有趣、有用、有效。“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事半功倍。“有趣”是指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用”是指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有效;观念;习惯    小学英
期刊
摘要:主要阐述并探讨有关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的常用策略,即构建知识网络、数形转化、提供变式、借题发挥,以及问题设计的要点等。  关键词:问题驱动;探究;构建知识网络;数形转换    新课改以来,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课程标准提倡: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更应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本课教学,以文本为切入点,适当地予以补充拓展,既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更燃起了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的浓烈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徜徉在美的情境之中。  关键词:科普数字;引领;审美    一、《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浅释  《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4课,是一篇科普性文学作品,它
期刊
摘要:上海教育界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和他们的管理常态,每个学校几乎都在朝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眼睛观察有锐度、用脑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有效度,是他们学校管理方面的目标与追求。力争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本文中我把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划分为:目标精细化、制度精细化、措施精细化、监管精细化四个方面。  关键词:感悟莘光;学校管理;精细化    2009年12月2日上午,受株洲
期刊
摘要:本文讲述了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管理、保养。  关键词:教学仪器;管理;保养    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认为对中小学教学仪器的管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教学仪器的配备  仪器的配备,要做好配备计划。注意以下三点:①掌握不同要求的配备标准;②摸清家底;③按需选用合适的仪器品种。  制订教学仪器采购计划还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可代用仪器”。配备目录说明中讲得很明确:“目录中‘名称’栏所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