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院于1999年12月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至今存活3年余,已恢复正常工作.期间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密切的随访,现将术后免疫监测与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机 构】
:
31504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31504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31504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于1999年12月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至今存活3年余,已恢复正常工作.期间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密切的随访,现将术后免疫监测与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供心保存期间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4℃St Thomas液中加入褪黑素(0.1 mmol/L)保存大鼠心脏;对照组单用St Thomas液保存.分别于保存4、8、12、24、36 h后,各取出8只供心,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心肌凋亡阳性细胞数占总心肌细胞数的百分比作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
目的 观察11,12-EET(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液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未成熟离体兔心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24只)和EET组(24只),对照组保存心脏采用St.Thomas No.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EET组采用St.Thomas No.2液+11,12-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分别保存心脏8 h、16 h、24 h.利用非循
目的 探讨不同器官保存液保存胰腺对胰岛分离、纯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成人胰腺为研究对象,分别以高渗枸橼酸钾溶液(HC-A液)与威斯康新大学器官保存液(UW液)灌洗、保存胰腺,进行胰岛分离及纯化,比较两组分离、纯化后收获的胰岛数及胰岛当量数(IEQ),并在体外评价其功能.结果两组在胰腺重量、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胰腺分离、纯化后所获得的胰岛数及胰岛当量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
目前已公认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IDDM)及其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1,2].移植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根治IDDM,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消除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糖尿病病变的特殊性、移植胰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物丢失率高以及术后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副作用,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移植后糖尿病(PTDM)等因素,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与应用比单纯肾移植更复杂,涉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反义寡核苷酸(ICAM 1-ASO)在小鼠→大鼠的异种心脏移植中对ICAM 1表达以及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和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随机配对建立小鼠→大鼠的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按照供者术前处理不同分为双蒸馏水对照组、寡核苷酸对照组和ICAM-1-ASO组.各组供者术前6 h分别从右颈外静脉注射双蒸馏水、寡核苷酸和ICAM-1 ASO.术后4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定期连续观测18例SPK患者术后移植胰腺及移植肾的声像图特征和动静脉血流变化,同时将移植胰腺与患者自身胰腺相比较.结果18例SPK患者术后早期移植胰腺均出现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减低,与自体胰腺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胰的胰头及胰尾部增大较明显,多在数10 d至1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
目的 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男性患者施行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分别为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慢性排斥反应并胆道感染(1例)以及胆道缺血并感染(2例).供肝植入均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达利珠单抗、甲泼尼龙及他克莫司联合用药,必要时加用霉酚酸酯.结果 3例治愈,已分别存活11个月、5个月和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第8 d、第10 d
由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牵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市口腔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论坛于2013年11月16至17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特别邀请来自国内神经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等颅底相关学科的50余名专家到会做精彩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