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治疗和辩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治疗.按肿瘤客观疗效标准判定两组客观疗效,按照卡氏评分判断两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40.0%,治疗组有效率为5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4,P<0.05);对照组卡氏评分判断稳定以上27例,治疗组为3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5,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68±16)d、5.0%,治疗组分别为(178±20)d、1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能提高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应用于临床是有效的、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对肝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0.01、0.1、1、10和50 mmol/L) Met处理肝癌细胞HepG2细胞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改变;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1)染色和衰老标记分子Dec1蛋白表达分析Met对细胞衰老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AMPK、p-ACC和AMPK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类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 1)基因和人类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98例胃癌患者和80例非肿瘤对照组志愿者,内镜窄带成像(NBI)模式下取出病理组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法检测胃癌人群的外周血中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Ly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125 (CA125)、癌抗原199 (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者(A组)、5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者(B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A125、CA19-9和CE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CA72-4、CA125
目的 探讨序贯与同步放化疗分别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9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疾病分期标准分为Ⅱa期21例(Ⅱa组)、Ⅲa期24例(Ⅲa组)、Ⅱb期23例(Ⅱb组)、Ⅲb期22例(Ⅲb组).Ⅱa组和Ⅲa组患者使用序贯放化疗治疗,Ⅱb组和Ⅲb组使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分别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1年和3年随访无1例失访及死亡情况.Ⅱa组和Ⅱb组的1年和3年的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青蒿琥酯(Art)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作健康对照组,另随机取10只处死后取骨髓作BMSCs培养,剩下的9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0周后随机处死10只,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以验证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成功.其余8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Art治疗组、BMSCs移植组和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