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宪法学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宪法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针对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努力提高宪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D9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7-0282-02
作者简介:刘安华,男,湖南邵东人,法学硕士,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社会学、人权法学。
多媒体教学,即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把教学内容演变为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教学的新技术。[1]多媒体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促进了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思想的重大变革。多媒体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的功效与优势。宪法学教学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
一、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宪法学教学内容
宪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安排48课时,该课程内容多、抽象性程度高,是较难学习和讲授的。宪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宪法学知识是最主要的任务,除此以外,还要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其宪法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分析宪法案例要耗费教师不少的时间。宪法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其教学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多媒体由于具有信息量大与速度快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宪法学的这个教学难题。多媒体提高了宪法学的教学效率,因为它能够实现法理、法条、案情间的自由切换,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为增加。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宪法学课堂教学属于单向式灌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趣味性,结果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缺乏主动性。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枯燥的法律条文不再枯燥,抽象的宪法理论不再抽象,宪法案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具有化难为易的功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法科学生在初次接触宪法学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深奥枯燥,通过播放一段《黄克功案件》影视,使学生对“依法治国”——当今中国的时代命题,宪法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在学生对宪法学产生兴趣之后,宪法学教学过程将更为有效。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宪法学教学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智能化两大优势,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这个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教学造成的师生沟通难的问题,教师能经常与学生保持沟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这样,不仅促进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宪法关系在《宪法学》教学中不仅是一个重点问题,而且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正确应用某个知识点,借助于案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分析逐步推进,当屏幕上会出现鼓励性的笑脸时,说明学生分析正确;当学生的分析出现错误时,屏幕上就会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通过这种愉快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掌握了既抽象又枯燥的宪法理论知识。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多媒体宪法学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为作为教学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高技术的优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变化,与时俱进,树立多媒体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多媒体宪法学教学中,教师不仅深刻理解了宪法学专业知识,而且拓宽了自己的宪法学视野。同时,通过多媒体宪法学教学,教师提高了自身的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也培养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新的宪法学知识,探索新的宪法学教学方法,提高宪法学授课水平。[2]
二、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以无可比拟的优势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弱化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追求形式,忽视内容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媒体选择的合理性,过多使用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动画、图片、音响、影视等,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加工制作课件,必须充分考虑许多系统性的要素,切忌过分地追求华丽的外表,切忌过分追求新奇的影音效果,如果那样,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宪法学知识。
(二)忽视师生关系的交互主体性作用一堂成功的宪法课,既离不开教师的良好发挥,也离不开师生的良性互动。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甚至滥用多媒体,忽视其辅助教学功用,不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演示课件、照屏宣科,学生被动地观走马灯。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课件中演示、播放的教学信息,教师发挥和师生交流大受影响,学生无法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不能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课件的质量以及教师的使用方法,还取决于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相互协调。教师课前应周密的筹划和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运行程序、方法、步骤。如果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自己鲜明个性和风格,只是盲目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那么教师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一句空话,提高宪法学的教学效果,实现宪法学的教学目的就无从谈起。 三、改进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多媒体教学本身不能替代整体的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而已,在宪法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错误倾向。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否则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宪法学教学应该突出重点,梳理知识框架,用口语、板书等难以表达的内容尽可能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选择、制作与使用多媒体课件,注意形式也是必要的,要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这样进行宪法学教学,才能传授知识、设疑思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宪法学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对于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信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的组织与调控能力要良好。在演示、播放多媒体时,教师必须进行适度的讲解,必要时加以启发和引导。对于上课的节奏、速度,教师要随时注意把握,要给学生留有必要的思考时间,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可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3]
(三)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宪法学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要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与方法,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法。教师还应该适当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不同,同时考虑施教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宪法学课程中抽象深奥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章伟.法学的多媒体教学初探[J].财经论丛,2003(S1):76.
[2]吴江海.论网络环境背景下多媒体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博览,2013(3):15.
[3]陈宇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13(6):127.
关键词: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D9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7-0282-02
作者简介:刘安华,男,湖南邵东人,法学硕士,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社会学、人权法学。
多媒体教学,即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把教学内容演变为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教学的新技术。[1]多媒体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促进了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思想的重大变革。多媒体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的功效与优势。宪法学教学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
一、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宪法学教学内容
宪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安排48课时,该课程内容多、抽象性程度高,是较难学习和讲授的。宪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宪法学知识是最主要的任务,除此以外,还要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其宪法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分析宪法案例要耗费教师不少的时间。宪法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其教学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多媒体由于具有信息量大与速度快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宪法学的这个教学难题。多媒体提高了宪法学的教学效率,因为它能够实现法理、法条、案情间的自由切换,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为增加。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宪法学课堂教学属于单向式灌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趣味性,结果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缺乏主动性。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枯燥的法律条文不再枯燥,抽象的宪法理论不再抽象,宪法案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具有化难为易的功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法科学生在初次接触宪法学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深奥枯燥,通过播放一段《黄克功案件》影视,使学生对“依法治国”——当今中国的时代命题,宪法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在学生对宪法学产生兴趣之后,宪法学教学过程将更为有效。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宪法学教学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智能化两大优势,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这个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教学造成的师生沟通难的问题,教师能经常与学生保持沟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这样,不仅促进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宪法关系在《宪法学》教学中不仅是一个重点问题,而且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正确应用某个知识点,借助于案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分析逐步推进,当屏幕上会出现鼓励性的笑脸时,说明学生分析正确;当学生的分析出现错误时,屏幕上就会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通过这种愉快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掌握了既抽象又枯燥的宪法理论知识。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多媒体宪法学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为作为教学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高技术的优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变化,与时俱进,树立多媒体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多媒体宪法学教学中,教师不仅深刻理解了宪法学专业知识,而且拓宽了自己的宪法学视野。同时,通过多媒体宪法学教学,教师提高了自身的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也培养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新的宪法学知识,探索新的宪法学教学方法,提高宪法学授课水平。[2]
二、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以无可比拟的优势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弱化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追求形式,忽视内容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媒体选择的合理性,过多使用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动画、图片、音响、影视等,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加工制作课件,必须充分考虑许多系统性的要素,切忌过分地追求华丽的外表,切忌过分追求新奇的影音效果,如果那样,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宪法学知识。
(二)忽视师生关系的交互主体性作用一堂成功的宪法课,既离不开教师的良好发挥,也离不开师生的良性互动。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甚至滥用多媒体,忽视其辅助教学功用,不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演示课件、照屏宣科,学生被动地观走马灯。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课件中演示、播放的教学信息,教师发挥和师生交流大受影响,学生无法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不能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课件的质量以及教师的使用方法,还取决于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相互协调。教师课前应周密的筹划和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运行程序、方法、步骤。如果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自己鲜明个性和风格,只是盲目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那么教师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一句空话,提高宪法学的教学效果,实现宪法学的教学目的就无从谈起。 三、改进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多媒体教学本身不能替代整体的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而已,在宪法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错误倾向。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否则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宪法学教学应该突出重点,梳理知识框架,用口语、板书等难以表达的内容尽可能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选择、制作与使用多媒体课件,注意形式也是必要的,要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这样进行宪法学教学,才能传授知识、设疑思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宪法学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宪法学多媒体教学中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对于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信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的组织与调控能力要良好。在演示、播放多媒体时,教师必须进行适度的讲解,必要时加以启发和引导。对于上课的节奏、速度,教师要随时注意把握,要给学生留有必要的思考时间,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可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3]
(三)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宪法学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要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与方法,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法。教师还应该适当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不同,同时考虑施教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宪法学课程中抽象深奥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章伟.法学的多媒体教学初探[J].财经论丛,2003(S1):76.
[2]吴江海.论网络环境背景下多媒体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博览,2013(3):15.
[3]陈宇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13(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