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个高校也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特别是管理体制的创新,而且实践教学也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要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也要有计划的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就是要围绕着这些基本目来进行各种教学活动,这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要不断的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就要通过创新研究来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思考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尚待完善
实践教学虽然在高院校当中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实施,但是从人才培养的方案上来看,还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实践平台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但结果并没用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没有把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带到社会中去。比如一些文科的专业,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通常是偏向于学术的,实用技能的运用少之甚少。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严格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三段式模式,课程讲授上也只是严重偏向于讲授,这样学生学以致用的权限没有得以发挥,以至于知识脱离了实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中的种种环节都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原则而着手。
2.师资队伍匮乏
在各个高校中,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但在实际中,师资队伍在各个高校中确比较匮乏。高校中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以致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来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但往往高校确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忽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3.不能很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虽然各校在教学设施方面都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投入力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等设施。但是,在数量和功能作用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在师资力量方面,他们普遍缺乏高校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缺乏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了高校教师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极为严重。此外,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多高校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导致了其专业设置比较狭窄,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把文化课放在了主要地位,并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从而花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自己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得不到锻炼。
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措施
1.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是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我们都知道,高校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实际上,打造一支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校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促进高校全面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基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一定要配备高校教师队伍,健全教学教研机构,引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此外,我们必须要加大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准。要认真选送一批教师到高校、工厂去学习实践。从毕业生中吸收一批新鲜力量充实到高教师队伍中来。可以投入资金,聘请一些有资深技术的人员到校授课。要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以有效的方式促进高校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素质提升,不断激励和促使高校的教师由基础文化课逐步向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转变。
2.关心学生心理动态,克服心理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做的一个试验而提出的。它认为:如果有人打坏房屋一扇窗户的玻璃而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怂恿去打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管理混乱,人们被动消极,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大学班级管理中有许多“破窗现象”,表现为班内缺乏竞争,精神缺失,小团体萌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太差等。乔联蓉认为:班级是学校的根基,班级管理可以运用破窗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分析破窗现象的形成原因,从而修复破窗、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破窗。它有助于管理到位。
要克服这些“破窗”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激励法,对班级中个体进行目标激励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及自身价值,对整个班级的目标激励可以为个体营造一个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同时不要忽视对班级中后进生的目标激]。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与班级进行紧密的跟进和交流,注重与普通学生的联动,还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接触。辅导员是大学班级最前沿一线的管理者,是大学班级创新思维管理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任重而道远。
3.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有重点的教学内容,并配套相应的运行机制
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其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要结合这一目标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例如,在高校中,可以设置实践教学部,主要是管理实践教学的活动,这个部门是独立的,并有直属领导来进行集中管理。对于实践教学部来讲,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实践基地,包括实验实训室、企业实习单位等。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实验实训设备,这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而设置。实践教学部还应该与企业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4.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教育评价体系,是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单一评价模式,坚持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成绩、职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对中职学校开展考核与评价,促使高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要在评先选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高校教师倾斜,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中职办学模式,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构建教育评价体系,努力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管理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顾嘉,唐永升,邵苏玲. 创新学分管理系统设计[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4期.
【2】赵泽兵,申现瑛,彭平.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宋炳燃. 省属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马廷奇. 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关键词: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思考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尚待完善
实践教学虽然在高院校当中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实施,但是从人才培养的方案上来看,还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实践平台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但结果并没用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没有把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带到社会中去。比如一些文科的专业,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通常是偏向于学术的,实用技能的运用少之甚少。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严格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三段式模式,课程讲授上也只是严重偏向于讲授,这样学生学以致用的权限没有得以发挥,以至于知识脱离了实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中的种种环节都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原则而着手。
2.师资队伍匮乏
在各个高校中,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但在实际中,师资队伍在各个高校中确比较匮乏。高校中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以致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来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但往往高校确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忽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3.不能很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虽然各校在教学设施方面都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投入力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等设施。但是,在数量和功能作用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在师资力量方面,他们普遍缺乏高校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缺乏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了高校教师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极为严重。此外,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多高校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导致了其专业设置比较狭窄,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把文化课放在了主要地位,并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从而花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自己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得不到锻炼。
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措施
1.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是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我们都知道,高校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实际上,打造一支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校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促进高校全面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基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一定要配备高校教师队伍,健全教学教研机构,引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此外,我们必须要加大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准。要认真选送一批教师到高校、工厂去学习实践。从毕业生中吸收一批新鲜力量充实到高教师队伍中来。可以投入资金,聘请一些有资深技术的人员到校授课。要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以有效的方式促进高校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素质提升,不断激励和促使高校的教师由基础文化课逐步向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转变。
2.关心学生心理动态,克服心理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做的一个试验而提出的。它认为:如果有人打坏房屋一扇窗户的玻璃而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怂恿去打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管理混乱,人们被动消极,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大学班级管理中有许多“破窗现象”,表现为班内缺乏竞争,精神缺失,小团体萌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太差等。乔联蓉认为:班级是学校的根基,班级管理可以运用破窗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洞察破窗现象、分析破窗现象的形成原因,从而修复破窗、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破窗。它有助于管理到位。
要克服这些“破窗”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激励法,对班级中个体进行目标激励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及自身价值,对整个班级的目标激励可以为个体营造一个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同时不要忽视对班级中后进生的目标激]。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与班级进行紧密的跟进和交流,注重与普通学生的联动,还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接触。辅导员是大学班级最前沿一线的管理者,是大学班级创新思维管理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任重而道远。
3.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有重点的教学内容,并配套相应的运行机制
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其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要结合这一目标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例如,在高校中,可以设置实践教学部,主要是管理实践教学的活动,这个部门是独立的,并有直属领导来进行集中管理。对于实践教学部来讲,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实践基地,包括实验实训室、企业实习单位等。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实验实训设备,这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而设置。实践教学部还应该与企业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4.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教育评价体系,是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单一评价模式,坚持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成绩、职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对中职学校开展考核与评价,促使高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要在评先选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高校教师倾斜,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中职办学模式,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构建教育评价体系,努力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管理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顾嘉,唐永升,邵苏玲. 创新学分管理系统设计[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4期.
【2】赵泽兵,申现瑛,彭平.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宋炳燃. 省属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马廷奇. 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