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经济发展的国别差别着手,理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经济发展的国别差别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依次从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源、资本、经济制度和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厘清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内在原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别差别;资源;资本;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的社会责任。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正如书名所言,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让一个国家更加富裕,让国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而1936年,约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更是掀起了经济学的一场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理论开始对各国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随着二战的结束,大批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各国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本国经济的愿望,但是如何才能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在缺少资本技术,甚至缺少合适和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就更加急需理论的指导。因此,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国家经济政策联系最为紧密的分支,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二战结束已经有60余年,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原本经济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大多数在独立之后的经济并没有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迅速发展,摆脱贫穷落后。世界各国之间的收入水平仍旧是天差地别。下表是我从世界各国中挑选出的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去年的人均GDP,数据来源是IMF在2012年3月发布的世界人均GDP统计。
数据来源:IMF
如上表所显示的那样,世界各国的GDP仍旧天差地别,人均GDP最高的卢森堡甚至是最低的刚果的近500倍!原先同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和印度为什么现在人均GDP差别数十倍?同样位于非洲的赤道,几内亚为什么人均GDP如此之高,甚至高于希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差别呢?本文将从分析上表出发,讨论各国的人口,国土资源情况,资本水平,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和国土面积
国家,归根到底是由国民和领土所组成,所以我们先从人口和国土情况出发。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2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
世界人口最多的12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相差巨大,除了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之外,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而我国因为最近20多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GDP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其它6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则相对落后,人均GDP皆排在百位开外,特别是孟加拉国,人均GDP仅有817美元,经济发展水平令人担忧。从人口密度上来看,孟加拉国是12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每平方公里超过1100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口的过于稠密可能是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的人口密度类似,特别是日本和菲律宾不仅人口总量和面积皆相差不大,而且都是太平洋岛国,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差十数倍,可见人口密度并不是现今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数据来源:人均GDP来源IMF,人口和国土面积来源WIKI)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说,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却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潜力,特别是大家所熟知的金砖四国(中、印、俄、巴),正是由于其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并且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成为世界经济中最被看好的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而"金砖四国"一词的提出者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更是认为上述四国将在2050年前超越西欧发达国家,与美、日一起成为世界六大经济体,而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从要素禀赋论的角度来看,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国家,在劳动力方面具有相当强的比较优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个明显的例子,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的经济在最近20年实现了腾飞,中国制造的商品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席卷世界市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依靠劳动力优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开始显现出疲态。各地层出不穷的用工荒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的减弱;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大量的跨国企业开始将制造业向成本更低,更具比较优势的东南亚和非洲转移,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这也是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方式。
二、资源
资源本来是应该算作是国土的一部分,之所以把资源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最近10年,能源价格飞涨,以生产石油为主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卡塔尔的人均GDP接近100000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中东很多国家都非常富有,不过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却不是中东的传统产油国家,而是非洲的赤道几内亚。1996年,随着赤道几内亚领海内发现了大量石油,几乎一夜之间,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开始腾飞,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赤道几内亚1996年的人均GDP仅为486美元,97年就暴增几乎一倍达到接近900美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暴涨,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也随之飞速增加,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达到了惊人的23000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而之后一年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石油价格暴跌,赤道几内亚2009年的人均GDP暴跌至15000美元,而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赤道几内亚的GDP开始回升,2012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近24000美元。(数据来源:IMF历年人均GDP估计)
可以说赤道几内亚是资源型国家的典型案例,24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在去年的全球排名中可以排到第32位,也是非洲国家中排名最高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赤道几内亚的人民却没有分享到石油所带来的巨大财富,在最新一期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赤道几内亚仅为0.554(2012年),位列136名,使得其32名的人均GDP排名显得尤为刺眼和讽刺。资源可以带来巨额的财富,但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增长。如果利用资源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才是关键。 更进一步说,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在这方面,迪拜走在了所有产油国家和地区的前列,相较而言,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算十分丰富,但是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迪拜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而包括迪拜塔和世界岛在内的大批建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现如今,迪拜的石油经济只占整体经济的一小部分,可以说迪拜的转型相当的成功,如今迪拜所在的整个阿联酋的人类发展指数高达0.818(2012),成为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的一员,相较于赤道几内亚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资源可以累积财富,财富可以转化为资本,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资源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经济的增长只有带来全面的发展才有意义,这一点不仅仅是对资源型国家而言,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资本
根据索洛模型的假设,一国的资本存量,特别是人均资本存量,将会直接决定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人均资本存量越高,人均产出也就越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提高资本存量更好的增长方式了。而提高资本存量的方法,当然就是投资,特别是当一国的资本存量相对较低的时候,高的投资率将会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而索洛模型预言,如果一国将很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那么该国的稳定状态将会有相当高的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除赤道几内亚之外,其它国家的投资率皆采用1960至2010年的平均值,而赤道几内亚由于上文所说的于1996年发现石油的原因,出现GDP的暴涨,所以赤道几内亚的投资率,我选取了从1996年至2010年的数据,事实上,赤道几内亚从1960年至1996年的投资率,仅为5%左右,而人均收入只有400余美元。数据表明,用于投资的产出比例和人均的收入水平存在正相关性,一般而言,投资率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相当高的人均收入,而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则相反。而我国超高的投资率虽然还没有带来很高的人均收入,但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与索洛模型的预测相符,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资本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很高,如2011年,资本形成总额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2%。但是虽然投资率与人均产出之间存在相当强的相关性,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关,刚果和美国的投资率相近,但是人均收入却相差数十倍。而储蓄和投资率,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国际差别,也是一个经济学家们争论焦点。首先政治的稳定性可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很多局势不稳的国家,其投资率相对较低如卢旺达。其次,高收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高投资率,赤道几内亚是个最好的例子,在1996年发现石油,收入开始暴增前后,其投资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赤道几内亚的情况说明,高收入和高投资率,存在相当强的正相关性,至少高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投资率。除此之外,税收政策,如对于存款征收所得税,将会降低人们的储蓄欲望;退休模式,福利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人们有相当强的储蓄养老的欲望,同时退休金本身也可以视为储蓄的一种;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市场越不完善,人们就越依赖银行。在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不管是高收入的日本,新加坡,中高收入的韩国,还有中等收入的中国大陆,都有着相当高的储蓄欲望,说明文化传统也会对国民储蓄产生巨大影响。总之,虽然影响一国投资储蓄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强的牵引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高收入可以带来高储蓄率,那么储蓄和收入之间就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可能已经进入了这种良性循环之中,而很多低储蓄率的国家,则需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储蓄投资率;当然除此之外,利用外资也是提高本国资本存量的另一途径。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与开放外资投资有很大关系,而我国的经济腾飞也回报了外国投资人以红利,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四、经济制度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风俗人情,自然也有不同的经济制度,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就证明了这一点。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自由开放,该国的经济就越有可能繁荣增长。经济自由度指数,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的衡量指标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衡量了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贸易政策,政府财政开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政治,资本流和对外投资,银行业和金融业,工资和物价,产权,规制和非正常市场活动,可以说该指数,衡量了一个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当然,一国政府对经济不可能完全放任不加任何干预,所以该指数认为,超过80分以上可以视为经济活动已经完全自由,事实上,2013年全球达到80分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仅有5个,而达到70分以上基本自由的也仅有30个。在主要发达国家里,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达到自由级别的国家,而美、日、德、英四大国的自由度也相当高,卢森堡作为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经济自由度较高也可谓理所当然。但是同为欧洲大国的法国和意大利的得分却比较低,特别是意大利,得分仅为60.6仅仅略高于有限自由的标准,实际上意大利2012年的得分已经跌破了60分的及格线,而最近舆论的焦点希腊更是只有55.4分。而亚洲四小龙当中,香港和新加坡更是位列全球前两位,而台湾和韩国也相对较高。金砖国家的得分则普遍较低,除了新加入金砖国家行列的南非超过60分之外,其它4国都没有得到及格分,排名皆在百位开外。在其他代表性国家中,同为中东产油国的卡塔尔和沙特差别相当大,得分相差10分以上,而墨西哥由于加入北美自贸区的原因,得分相对不错,而阿根廷,赤道几内亚和刚果则得分极低,位于经济压抑的行列,这里我必须提一下我们的近邻朝鲜,由于众所周知的制度原因,朝鲜的得分仅为1.5分,是全部有评分的177个国家的倒数第一。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会对该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经济自由度排名只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一个方面,并不能说经济一定是越自由越好,特别是大国,由于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和小国相比自然经济相对的束缚要多一些。不过总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对该国的经济是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并且经济的自由也是一个成熟健康发达的经济体的内在要求,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自由化的过程,而我国今年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从侧面证明了自由化过程的正确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政府而言,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制度才是重中之重。 五、科技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把创新视作经济发展的不二法宝。从索洛模型来看,创新所代表的索洛余量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而创新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甚至是经济数字所无法体现的,仅仅是最近几年,高速网络的全球普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有目共睹,在计算机行业内部,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现在的世界正在发生的是继以蒸汽技术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我之前是计算机系的本科生,所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深有体会,在计算机网络行业,日新月异不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当几十年前,美国的大学教授们为了交换数据而兴建的互联网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会想到这种技术会彻彻底底的改变人类社会,而且改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彻底,很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到了今天却变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这种由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对经济数字的贡献也许没那么大,但却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最高目标――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正因为如此,一国的创新水平将会直接决定一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所以对各国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是当务之急,而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创新指数如下表,需要指出的是,GII指数目前只包括142个经济体,有些国家或者地区并没有完全被包涵在内,如香港和台湾和一些非洲国家。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相当高的创新指数,其创新能力皆位列世界前列。而亚洲四小龙里虽然香港和台湾没有具体数据,不过从新加坡和韩国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其创新能力应该也有相当高的水平,而在金砖国家里,印度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亮点,其全球第七的排名甚至高于包括德法日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印度的最大优势在于软件行业,事实上印度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的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开发能力非常之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的创新能力很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我们中国的创新排名也相当不错,我国最近几年在创新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不过潜力巨大。而金砖国家的其它三国的排名和得分比较类似,位于全球的中游水平。而欧洲国家中,希腊的得分相对靠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希腊经济的问题也在于其创新能力的不济。而欧洲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北欧国家的创新指数排名都非常靠前,如瑞典高居第二仅次于瑞士,芬兰第六,丹麦第九都说明了这一点。而经济落后的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创新能力得分很低。但是同位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在创新能力上也是天差地别,阿联酋,沙特和卡塔尔都有着不错的创新得分,但是也门,叙利亚却在这个榜单的榜尾,特别是也门更是位于全部142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后一位。总得来说,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创新能力,而欣欣向荣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也在提升,虽然目前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不过随着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和发达国家在创新方面进行对等竞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的软件业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相反经济落后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则十分让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大,其也越可能拥有更高的创新能力,而经济落后的国家其相当大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如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上,再加上教育的投入不够,创新能力匮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且创新非常需要制度和产权的保护,这一点发达国家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非常成熟,而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却非常有问题,我国层出不穷的盗版和"山寨"会极大得打击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的保护,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在IT行业,盗版对创新的伤害极大,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对这一点更是感触颇深,事实上我国并不缺乏优秀的软件编程人员,但是我国却缺乏优秀软件的生存环境,以苹果APPSTORE里的应用为例,我曾不止一次见过由我国软件开发商开发的优秀软件却只有英文版没有中文版,原因就是因为盗版使得他们的软件在国内根本卖不出去,所以干脆不出中文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国互联网内各种垃圾软件充斥,真正优秀的软件开发商被淘汰出局。而我国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不断加大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盗版,保护创新,可以想见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国民正版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软件创新能力的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的因素非常之多,大国自然有大国的优势,比如大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巨大的人口支撑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更容易出人才,金砖国家就是其中发展潜力的代表,而美日德法英则是大国已经发展成熟的成功案例;而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这方面欧洲的一些小国如卢森堡,瑞士以及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等都是最好的典范,虽然其国家没有大国那样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在某一方面如卢森堡和摩洛哥的旅游,瑞士和香港的金融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等大小的经济体中韩国和台湾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样板。而资源型国家中阿联酋和卡塔尔已经走在了全部资源型国家转型的前列,这一点值得其它资源型国家借鉴。不管国家本身的大小如何,资源禀赋如何,都不是经济发展落后根本的原因,不管是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如何,不管是资源丰富还是资源匮乏,不管是种族如何,全世界都有发展成功的案例值得学习,只要能够找准自己的道路,完善自身的经济制度不断积累资本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经济水平自然可以不断提高。目前全球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0000美元大关,但是世界各国中只有60多个能够达到10000美元这个水准,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人口都仍然生活在平均水准之下,而一些国家的人均GDP甚至只有200多美元,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见一斑,而现在全世界仍有超过10亿人的生活水平处于极端贫困的水准,人类是一个整体,这就更需要各国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也应抓紧行动起来,世界银行到2030年实现彻底终结极端贫穷的目标也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国民的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WIKI百科IMF人均GDP排名
[2]Alan Heston, Robert Summers and Bettina Aten, Penn World Table Version 7.1,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on, Income and Pr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uly 2012
[3]世界银行网站 有关条目
[4]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3 (Cornell University, INSEAD and WIPO)
[5]"201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Country Ranking", Highlights of the 201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Terry Miller, Kim R. Holmes, Edwin J. Feulner,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4 January 2013
[6]Countries of the World: 20 Years of World Facts. geographic.org.[2008-08-17]
[7]WIKI UNDP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有关条目
[8]2013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 UN
作者简介:洪传玮(1989-),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别差别;资源;资本;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的社会责任。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正如书名所言,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让一个国家更加富裕,让国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而1936年,约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更是掀起了经济学的一场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理论开始对各国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随着二战的结束,大批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各国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本国经济的愿望,但是如何才能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在缺少资本技术,甚至缺少合适和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就更加急需理论的指导。因此,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国家经济政策联系最为紧密的分支,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二战结束已经有60余年,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原本经济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大多数在独立之后的经济并没有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迅速发展,摆脱贫穷落后。世界各国之间的收入水平仍旧是天差地别。下表是我从世界各国中挑选出的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去年的人均GDP,数据来源是IMF在2012年3月发布的世界人均GDP统计。
数据来源:IMF
如上表所显示的那样,世界各国的GDP仍旧天差地别,人均GDP最高的卢森堡甚至是最低的刚果的近500倍!原先同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和印度为什么现在人均GDP差别数十倍?同样位于非洲的赤道,几内亚为什么人均GDP如此之高,甚至高于希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差别呢?本文将从分析上表出发,讨论各国的人口,国土资源情况,资本水平,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和国土面积
国家,归根到底是由国民和领土所组成,所以我们先从人口和国土情况出发。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2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
世界人口最多的12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相差巨大,除了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之外,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而我国因为最近20多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GDP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其它6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则相对落后,人均GDP皆排在百位开外,特别是孟加拉国,人均GDP仅有817美元,经济发展水平令人担忧。从人口密度上来看,孟加拉国是12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每平方公里超过1100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口的过于稠密可能是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的人口密度类似,特别是日本和菲律宾不仅人口总量和面积皆相差不大,而且都是太平洋岛国,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差十数倍,可见人口密度并不是现今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数据来源:人均GDP来源IMF,人口和国土面积来源WIKI)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说,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却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潜力,特别是大家所熟知的金砖四国(中、印、俄、巴),正是由于其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并且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成为世界经济中最被看好的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而"金砖四国"一词的提出者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更是认为上述四国将在2050年前超越西欧发达国家,与美、日一起成为世界六大经济体,而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从要素禀赋论的角度来看,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国家,在劳动力方面具有相当强的比较优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个明显的例子,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的经济在最近20年实现了腾飞,中国制造的商品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席卷世界市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依靠劳动力优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开始显现出疲态。各地层出不穷的用工荒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的减弱;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大量的跨国企业开始将制造业向成本更低,更具比较优势的东南亚和非洲转移,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这也是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方式。
二、资源
资源本来是应该算作是国土的一部分,之所以把资源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最近10年,能源价格飞涨,以生产石油为主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卡塔尔的人均GDP接近100000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中东很多国家都非常富有,不过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却不是中东的传统产油国家,而是非洲的赤道几内亚。1996年,随着赤道几内亚领海内发现了大量石油,几乎一夜之间,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开始腾飞,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赤道几内亚1996年的人均GDP仅为486美元,97年就暴增几乎一倍达到接近900美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暴涨,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也随之飞速增加,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达到了惊人的23000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而之后一年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石油价格暴跌,赤道几内亚2009年的人均GDP暴跌至15000美元,而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赤道几内亚的GDP开始回升,2012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近24000美元。(数据来源:IMF历年人均GDP估计)
可以说赤道几内亚是资源型国家的典型案例,24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在去年的全球排名中可以排到第32位,也是非洲国家中排名最高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赤道几内亚的人民却没有分享到石油所带来的巨大财富,在最新一期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赤道几内亚仅为0.554(2012年),位列136名,使得其32名的人均GDP排名显得尤为刺眼和讽刺。资源可以带来巨额的财富,但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增长。如果利用资源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才是关键。 更进一步说,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在这方面,迪拜走在了所有产油国家和地区的前列,相较而言,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算十分丰富,但是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迪拜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而包括迪拜塔和世界岛在内的大批建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现如今,迪拜的石油经济只占整体经济的一小部分,可以说迪拜的转型相当的成功,如今迪拜所在的整个阿联酋的人类发展指数高达0.818(2012),成为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的一员,相较于赤道几内亚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资源可以累积财富,财富可以转化为资本,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资源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经济的增长只有带来全面的发展才有意义,这一点不仅仅是对资源型国家而言,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资本
根据索洛模型的假设,一国的资本存量,特别是人均资本存量,将会直接决定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人均资本存量越高,人均产出也就越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提高资本存量更好的增长方式了。而提高资本存量的方法,当然就是投资,特别是当一国的资本存量相对较低的时候,高的投资率将会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而索洛模型预言,如果一国将很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那么该国的稳定状态将会有相当高的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除赤道几内亚之外,其它国家的投资率皆采用1960至2010年的平均值,而赤道几内亚由于上文所说的于1996年发现石油的原因,出现GDP的暴涨,所以赤道几内亚的投资率,我选取了从1996年至2010年的数据,事实上,赤道几内亚从1960年至1996年的投资率,仅为5%左右,而人均收入只有400余美元。数据表明,用于投资的产出比例和人均的收入水平存在正相关性,一般而言,投资率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相当高的人均收入,而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则相反。而我国超高的投资率虽然还没有带来很高的人均收入,但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与索洛模型的预测相符,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资本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很高,如2011年,资本形成总额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2%。但是虽然投资率与人均产出之间存在相当强的相关性,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关,刚果和美国的投资率相近,但是人均收入却相差数十倍。而储蓄和投资率,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国际差别,也是一个经济学家们争论焦点。首先政治的稳定性可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很多局势不稳的国家,其投资率相对较低如卢旺达。其次,高收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高投资率,赤道几内亚是个最好的例子,在1996年发现石油,收入开始暴增前后,其投资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赤道几内亚的情况说明,高收入和高投资率,存在相当强的正相关性,至少高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投资率。除此之外,税收政策,如对于存款征收所得税,将会降低人们的储蓄欲望;退休模式,福利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人们有相当强的储蓄养老的欲望,同时退休金本身也可以视为储蓄的一种;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市场越不完善,人们就越依赖银行。在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不管是高收入的日本,新加坡,中高收入的韩国,还有中等收入的中国大陆,都有着相当高的储蓄欲望,说明文化传统也会对国民储蓄产生巨大影响。总之,虽然影响一国投资储蓄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强的牵引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高收入可以带来高储蓄率,那么储蓄和收入之间就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可能已经进入了这种良性循环之中,而很多低储蓄率的国家,则需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储蓄投资率;当然除此之外,利用外资也是提高本国资本存量的另一途径。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与开放外资投资有很大关系,而我国的经济腾飞也回报了外国投资人以红利,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四、经济制度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风俗人情,自然也有不同的经济制度,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就证明了这一点。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自由开放,该国的经济就越有可能繁荣增长。经济自由度指数,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的衡量指标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衡量了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贸易政策,政府财政开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政治,资本流和对外投资,银行业和金融业,工资和物价,产权,规制和非正常市场活动,可以说该指数,衡量了一个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当然,一国政府对经济不可能完全放任不加任何干预,所以该指数认为,超过80分以上可以视为经济活动已经完全自由,事实上,2013年全球达到80分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仅有5个,而达到70分以上基本自由的也仅有30个。在主要发达国家里,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达到自由级别的国家,而美、日、德、英四大国的自由度也相当高,卢森堡作为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经济自由度较高也可谓理所当然。但是同为欧洲大国的法国和意大利的得分却比较低,特别是意大利,得分仅为60.6仅仅略高于有限自由的标准,实际上意大利2012年的得分已经跌破了60分的及格线,而最近舆论的焦点希腊更是只有55.4分。而亚洲四小龙当中,香港和新加坡更是位列全球前两位,而台湾和韩国也相对较高。金砖国家的得分则普遍较低,除了新加入金砖国家行列的南非超过60分之外,其它4国都没有得到及格分,排名皆在百位开外。在其他代表性国家中,同为中东产油国的卡塔尔和沙特差别相当大,得分相差10分以上,而墨西哥由于加入北美自贸区的原因,得分相对不错,而阿根廷,赤道几内亚和刚果则得分极低,位于经济压抑的行列,这里我必须提一下我们的近邻朝鲜,由于众所周知的制度原因,朝鲜的得分仅为1.5分,是全部有评分的177个国家的倒数第一。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会对该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经济自由度排名只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一个方面,并不能说经济一定是越自由越好,特别是大国,由于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和小国相比自然经济相对的束缚要多一些。不过总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对该国的经济是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并且经济的自由也是一个成熟健康发达的经济体的内在要求,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自由化的过程,而我国今年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从侧面证明了自由化过程的正确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政府而言,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制度才是重中之重。 五、科技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把创新视作经济发展的不二法宝。从索洛模型来看,创新所代表的索洛余量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而创新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甚至是经济数字所无法体现的,仅仅是最近几年,高速网络的全球普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有目共睹,在计算机行业内部,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现在的世界正在发生的是继以蒸汽技术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我之前是计算机系的本科生,所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深有体会,在计算机网络行业,日新月异不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当几十年前,美国的大学教授们为了交换数据而兴建的互联网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会想到这种技术会彻彻底底的改变人类社会,而且改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彻底,很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到了今天却变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这种由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对经济数字的贡献也许没那么大,但却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最高目标――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正因为如此,一国的创新水平将会直接决定一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所以对各国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是当务之急,而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创新指数如下表,需要指出的是,GII指数目前只包括142个经济体,有些国家或者地区并没有完全被包涵在内,如香港和台湾和一些非洲国家。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相当高的创新指数,其创新能力皆位列世界前列。而亚洲四小龙里虽然香港和台湾没有具体数据,不过从新加坡和韩国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其创新能力应该也有相当高的水平,而在金砖国家里,印度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亮点,其全球第七的排名甚至高于包括德法日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印度的最大优势在于软件行业,事实上印度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的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开发能力非常之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的创新能力很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我们中国的创新排名也相当不错,我国最近几年在创新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不过潜力巨大。而金砖国家的其它三国的排名和得分比较类似,位于全球的中游水平。而欧洲国家中,希腊的得分相对靠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希腊经济的问题也在于其创新能力的不济。而欧洲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北欧国家的创新指数排名都非常靠前,如瑞典高居第二仅次于瑞士,芬兰第六,丹麦第九都说明了这一点。而经济落后的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创新能力得分很低。但是同位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在创新能力上也是天差地别,阿联酋,沙特和卡塔尔都有着不错的创新得分,但是也门,叙利亚却在这个榜单的榜尾,特别是也门更是位于全部142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后一位。总得来说,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创新能力,而欣欣向荣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也在提升,虽然目前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不过随着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和发达国家在创新方面进行对等竞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的软件业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相反经济落后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则十分让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大,其也越可能拥有更高的创新能力,而经济落后的国家其相当大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如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上,再加上教育的投入不够,创新能力匮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且创新非常需要制度和产权的保护,这一点发达国家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非常成熟,而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却非常有问题,我国层出不穷的盗版和"山寨"会极大得打击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的保护,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在IT行业,盗版对创新的伤害极大,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对这一点更是感触颇深,事实上我国并不缺乏优秀的软件编程人员,但是我国却缺乏优秀软件的生存环境,以苹果APPSTORE里的应用为例,我曾不止一次见过由我国软件开发商开发的优秀软件却只有英文版没有中文版,原因就是因为盗版使得他们的软件在国内根本卖不出去,所以干脆不出中文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国互联网内各种垃圾软件充斥,真正优秀的软件开发商被淘汰出局。而我国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不断加大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盗版,保护创新,可以想见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国民正版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软件创新能力的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的因素非常之多,大国自然有大国的优势,比如大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巨大的人口支撑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更容易出人才,金砖国家就是其中发展潜力的代表,而美日德法英则是大国已经发展成熟的成功案例;而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这方面欧洲的一些小国如卢森堡,瑞士以及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等都是最好的典范,虽然其国家没有大国那样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在某一方面如卢森堡和摩洛哥的旅游,瑞士和香港的金融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等大小的经济体中韩国和台湾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样板。而资源型国家中阿联酋和卡塔尔已经走在了全部资源型国家转型的前列,这一点值得其它资源型国家借鉴。不管国家本身的大小如何,资源禀赋如何,都不是经济发展落后根本的原因,不管是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如何,不管是资源丰富还是资源匮乏,不管是种族如何,全世界都有发展成功的案例值得学习,只要能够找准自己的道路,完善自身的经济制度不断积累资本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经济水平自然可以不断提高。目前全球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0000美元大关,但是世界各国中只有60多个能够达到10000美元这个水准,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人口都仍然生活在平均水准之下,而一些国家的人均GDP甚至只有200多美元,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见一斑,而现在全世界仍有超过10亿人的生活水平处于极端贫困的水准,人类是一个整体,这就更需要各国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也应抓紧行动起来,世界银行到2030年实现彻底终结极端贫穷的目标也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国民的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WIKI百科IMF人均GDP排名
[2]Alan Heston, Robert Summers and Bettina Aten, Penn World Table Version 7.1,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on, Income and Pr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uly 2012
[3]世界银行网站 有关条目
[4]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3 (Cornell University, INSEAD and WIPO)
[5]"201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Country Ranking", Highlights of the 201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Terry Miller, Kim R. Holmes, Edwin J. Feulner,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4 January 2013
[6]Countries of the World: 20 Years of World Facts. geographic.org.[2008-08-17]
[7]WIKI UNDP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有关条目
[8]2013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 UN
作者简介:洪传玮(1989-),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