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言教学点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在各个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注重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要求。而低年级是学生语言训练的佳阶段,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体验语言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少、阅历浅、知识有限等因素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词不达意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语言是尤为重要的。如:我们在学习“跺脚”的“跺”时,设问:“跺,部首是什么?大家可以轻轻地跺脚。”“跺脚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你们什么时候会跺脚?”孩子们很快地从“高兴时跺脚、着急时跺脚、生气时跺脚”等生活情境中体验到“跺”的意思,轻松的记住这个字,同时也悟出了一些学法。再如学习“饱满”一词时,设问“饱与生活中哪些事相关。”“从“小朋友吃饱了肚子饱饱的,上课时表现怎样”等生活回放中学生不但知道了颗粒饱满还理解了精神饱满这一抽象意思。
  二、以读促记,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而儿童是语言积累的关键时期。课标在“基本概念”部分就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以读促记,积累语言是儿童语言学习、理解、应用的规律。语言材料储存于大脑,形成了鲜明的“内心视象”,将成为他们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可让学生利用朗读体会语言的节奏与美;利用猜读猜想、尝试理解意思;利用对读自由与词语对话、批注;利用诵读释放感情、积累语言,以实施长期积累的过程。如在诵读教学中学生将“三字经”、“百家姓”接龙背,好词、成语“滚雪球”记,典故、经典、古诗诵片段。久而久之学生熟读成诵,内化己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祖国语文的博大精华。在兴趣中积累了语言,在阅读中陶冶了情操,弘扬了个性。
  三、激活积累,学以致用
  语文是人文交际的工具,在文本对话中,老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心目中的积累,让旧知得以复活、碰撞、闪光而生成新知。如在《青蛙看海》一课教学中,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一时语塞,回答不活跃。我就抓住契机,盘活积累,使学生眼前一“亮”。如a.青蛙为什么说:“天哪,这么高的山!”(引背《吟华山》体会山高)b.小松鼠来到山上看到了什么?(启发想象学过的识字5“沙滩、贝壳……”《大海睡了》等语言情境)。通过巧妙点击旧知,既巩固积累了语言,又开拓了新的语言环境,创造了较高的思维境界,产生了综合效应,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珍视个性,想象语言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阅读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创造阅读能力。再如,《青蛙看海》一课中同样是“累了”一词,学生的理解却分为两派。有的说:“‘累了’实际上是不累、高兴、容易。因为青蛙一边蹦一边看花看草,累了坐在草地上歇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多高兴呀!”有的说:“‘累了’就是很累、不容易呀!因为青蛙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蹦,累了歇会儿赶快赶路,再累了喝点儿水又赶路,多不容易呀!”进而在閱读想象中学生也读出了各自心中的“书”,想出了各自青蛙看海的画面。
  学生是语言实践的主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人,实现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还需我们作更积极的尝试。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大多数独生子女因生活的安逸和长辈的宠爱,而产生了奢侈浪费、拈轻怕重、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气,感恩意识的缺乏让我们心寒、震惊和无奈。学校作为以育人为己任的场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懂得“感恩”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教师所从事的是以心育人、以人格育人的精神劳动。所以,尤其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不厌其烦的“讲解”为方法指导与点拔,使学生从简单的“学会”变为“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求学生温故知新,注重思维的递阶性,还要加强数学概念、定理、推论的过程分析,让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应用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思维 过程分析 初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小学课程改革,教材调整都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
师生互动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面向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舒展学生个性,学会沟通和分享,让互动与合作充盈着教学肌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课堂设计的基本理念。师生互动教学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导引,引领教学     问题是师生互动的焦点。也就是说,师生互动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师生互动。因此,加强问题导引是师生互动教学课堂
一、快乐体育的目标和内容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
摘要: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周围的物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他们想象创造力不断涌现的方式,又可以提高动手能力,锻炼他们手部肌肉的发展,更丰富了孩子们的区域游戏,同时老师可以从他们的“玩”中发现不少秘密,为橡皮泥教学提供新思路,可谓一举多得。从实验中笔者发现:“放任自流”式的指导策略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橡皮泥水平。  关键词:小班幼儿;橡皮泥;策略;“放任自流”    橡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尤其重要的,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启发指导、鼓励学生热情、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随着人才竞争的愈加激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倍显突出,而在教育领域,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种思维模式,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抽象的认识,更要具体落实到如何
摘要:想象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能够有效解决声乐教学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教学局限性问题,是声乐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常用方法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将发声练习化抽象为形象,也能够将发声技巧上升为感性理解,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和表达作品的真实内涵和情感。本文就针对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论述,从想象在发声练习、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促使声乐教学更加完
随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和推广,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是,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  一、存在的误区  1、形式主义、华而不实。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修饰、点缀,但是决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片面追求华丽的外形,过分强调“包装”,而忽视教学课件的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如有的教师为了展示其制作水平,吸引学生,把教
诗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追求一份诗意。那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诗意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认为“是个性,是灵性,是生命的跃动!是模板的反叛,是迷信的逆子,是盲从的死敌!” 的确,诗意的核心是个性的张扬,是对孩子情操上的陶冶、灵魂上的净化、素质上的提高,是教育教学的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孩子呈现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积极组建良好的班级体,并充分利用班级体的整体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社会培养有学识、有能力、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常规管理 融洽 循序渐进 协调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要把学校的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