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的困境与出路——基于Z县Y村的调查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d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老年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农村老年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老年精准脱贫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重点。经过多轮扶贫式开发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贫困问题得以缓和,但传统的扶贫模式远不能解决老年多维贫困问题,寻求专业脱贫服务是顺利完成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任务必经之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过程与精准脱贫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农村老年精准脱贫的现实需求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介入空间。可以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既是我国反贫困事业的重大创新,增进脱贫效果的充分保证,也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契机。以Z县Y村的实地调研为依据,研究社会工作在农村老年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帮扶项目精准确定、乡村资源精准整合方面的介入空间。研究发现:社会工作的方法与过程与农村老年精准脱贫目标相契合,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不但能提供专业高效的脱贫服务,缓解政府人员繁重的工作压力,还能为传统脱贫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但是Y村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并没有专业社工介入,整个Z县也仅只有一家社工机构且位于城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中的困境,即现有顶层设计难以保障农村社会工作稳定发展;社工认同感尚未在农村普遍建立;社工专项服务资金投入无法支撑老年精准脱贫基础服务;农村社工人才队伍难以满足老年精准脱贫多维需求,而上述困境的出现也与我国社会工作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国家支持力度有限、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等因素有关。基于以上分析,在完善顶层设计,明确老年精准脱贫政策中社工定位、建立并盘活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专项资金、本土社工人才培养与职业空间双轨发展、以老年多维需求为靶向设置精准项目四个方面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精准脱贫中的应对策略,为农村老年脱贫攻坚与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以低水分玉米为研究对象,对其吸湿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湿度80%的条件下,玉米的吸湿效果随通风量的增加而提高.调质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分层现象,可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
离心风机通风技术,因其具有通风时间短,降温、散湿速度快等特点,在我国南方粮食储藏和处理高水分粮中被广泛采用。但该技术也存在着能耗高,安装繁琐,水分减量大等缺点,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