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成果综述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将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侧重从理论上阐明中国文化、华夏文明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并尝试找出这种关联的因果关系模式。课题分别在中国文明发生论、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论及新方法论三个方面做出学术突破。后两部书则以一中一西的个案研究,呈现文学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神话历史"之系列成果。
其他文献
玉文化研究是21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关注的焦点。从时间上看,东亚地区玉文化历史近万年,比甲骨文汉字的出现早五六千年。从空间看,玉文化能够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全境,
作为前沿交叉学科的文学人类学,经过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年实践积累,终于走向以文化符号编码论和四重证据法为其特有内容的中国本土文化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成为一种具有深
弗雷泽的《金枝》对人类知识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和持久影响力,其中维克里《金枝的文学影响》告诉读者,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巨匠们是如何从《金枝》中找到创作灵感的。但随着
初中英语是高中学科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属于交际性的语言学科,是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就,教师应该采取多种途径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英
1996年底,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办公厅向州文物管理所移交了两方银印,两印均为纯银制作,形状为方形,边宽10。6厘米,厚301厘米,印背有小型呼组,扭高6。5厘米,
期刊
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围绕建筑工程产业链分析了土建类专业群就业面向的岗位共享性和适应性,从而构建了个性与共性协同的专业群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