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县域数据,构建包含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具有明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1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县域数据,构建包含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并随着农业技术资本的积累而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非农部门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资本投资以及县域间农业技术扩散,是提升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技术资本投资影响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也是农业技术在县域空间上扩散的主要媒介。因此,加强农业技术资本积累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为分析水稻育性微效恢复基因的表型遗传,以套袋自交结实率、嵌合颖花率和黑染花粉率为指标考查野败型(WA)不育系珍汕97A 、龙特浦 A 和京福1A 的育性在3个转育高世代中的表现。
通过研究黄秋葵SRAP反应体系中主要因子Taq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黄秋葵SRAP-PCR反应的优化体系。根据试验确定黄秋葵SRAP反
本研究采取不同比例的波特兰水泥、壤质砂土、菇类堆肥,以及对照组100%菇类堆肥配方,共13组试验配方,于各基材配方中分别添加多花黑麦草及相思树等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比例的基材配方对于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为喷植工法资材应用效益提供佐证与参据。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配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率仍达85%以上,显示植物种子发芽受水泥比例影响不显著;团粒湿筛稳定分析及保水力中比较,以菇类堆肥90%+壤
以福州茉莉花茎段或花器官组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和长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为1 500~2 000 lx下,能够诱导获得6种类型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