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增生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180例.男74例,女106例.年龄6~76岁,平均40岁.其中皮质醇增多症152例,醛固酮增多症28例.180例均行肾上腺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符合肾上腺皮质增生诊断.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肾上腺CT影像特点及疗效. 结果 180例中库欣病(CD)10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AIMAH)22例,异位ACTH所致肾上腺皮质增生(EAAH)19例,原发性色素结节样肾上腺皮质增生(PPNAH)4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28例.实验室检查前4组平均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分别为287.6(95.2~535.7)、307.9(24.8~808.2)、852.5(102.5~3127.0)、564.3(243.8~1124.6)μg,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比例分别为99%(102/103)、92%(11/12)、100%(17/17)、100%(4/4);AIMAH、EAAH、PPNAH组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DST)均不被抑制,CD组大剂量DDST可被抑制.28例IHA患者中血钾降低(<3.5 mmol/L)17例,尿钾升高(>30 mmol/24 h)15例,肾素及醛固酮测定符合诊断.180例患者肾上腺CT检查均提示病变侧肾上腺体积增大.102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1周内CD、AIMAH、EAAH、PPNAH组平均24 h UFC分别为157.4(56.2~233.5)、117.9(22.5~418.5)、756.7(116.5~1137.0)、164.3(124.6~422.6)μg.21例IHA患者行单侧肾上腺病灶切除,术后血压恢复正常8例(38%),较术前下降13例(62%).57例行双侧肾上腺手术治疗(双侧全切39例,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16例,双侧次全切除2例),其中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术后1周复查24 h UFC为12.8~98.5μg,平均77.6μg;IHA患者血压正常.106例(59%)随访4~158个月,平均32个月,库欣病症状及高血压症状均有改善. 结论 需要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类疾病首选单侧肾上腺全切治疗,后期根据临床观察可选择对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肾上腺皮质增生类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80例报告)
【摘 要】
: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增生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180例.男74例,女106例.年龄6~76岁,平均40岁.其中皮质醇增多症152例,醛固酮增多症28例.180例均行肾上腺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符合肾上腺皮质增生诊断.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肾上腺CT影像特点及疗效. 结果 180例中库欣病(CD)10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出 处】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重建控尿功能的长期效果.方法 尿失禁患者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9~75岁.其中外伤性完全性尿失禁5例、神经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神经性反射性尿失禁1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6例、神经性排尿障碍2例.患者术前行尿道狭窄切开术3例、尿道括约肌切开术3例、肠道膀胱扩大及输尿管抗反流术1例.植入人工尿道括约肌(AUS),男性袖套植于球部尿道、控制泵植于阴囊,女性袖套植于膀
自1815年Legneau首次描述前列腺炎开始,现代医学对前列腺炎的认识已经历了近200年,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争议。
期刊
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2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者11例,肿瘤侵及临近器官,原发灶无法手术切除者1例.均为初次治疗.1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持续使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结果 1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2例.客观反
虽然三聚氰胺形成泌尿系结石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三聚氰胺所致结石的一般临床特点巳被认识.少量三聚氰胺晶体经肾脏排出,大多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短时间大量三聚氰胺通过肾脏之后其晶体累积于集合系统形成泥沙状结石,这种结石不含钙质,X线不能发现,超声是目前筛查、诊断此类结石的主要手段.三聚氰胺产生的结石易自行通过尿路排出体外.因此绝大多数患儿,即使有血尿等症状,在停用问题奶粉、补液、碱化尿液后,可自行排出结
期刊
文献报道过氧化物酶阳性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作为下尿路感染性疾病的炎症标记物[1].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ELISA方法检测35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探讨NE在CP诊断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期刊
CUA2008年会尿控学组收到论文900余篇,会议交流论文40篇。尿控学组29名成员中包括金锡御名誉组长、宋波组长、杨勇、廖利民副组长在内22名到会。会议全程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围绕尿失禁及治疗、神经原性排尿功能障碍、膀胱替代及排尿功能重建、LUTS及其治疗4个专题,以及4个典型病例,就目前尿动力学相关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代表们普遍反映应收获良多。
期刊
目的 比较腹腔镜活体取肾(LDN)与开放手术活体取肾(ODN)的手术安全性及供者术后1年肾功能及血压状况. 方法LDN和ODN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并根据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统计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对2组供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周、3、6个月、1年的血肌酐、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和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时的肾小球
目的 总结yon Hippel-Lindau(VHL)病肾癌的诊治经验. 方法 VHL肾癌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双肾癌15例(同时11例、异时4例),单侧肾癌13例.行VHL基因检测2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或肾癌根治术24例,观察等待2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25例受检者均有VHL基因胚系突变,其中无症状患者14例.9例患者中有29个实性肿瘤曾被观察,平均44(12~86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FK506)剂量及浓度个体差异的原因.方法 肾移植术后早期采用FK506、霉酚酸酯及激素三联免疫抑制剂的受者118例,记录性别、年龄、身高,术后第3、7、14、30天分别记录体质量、FK506剂量,激素剂量、腹泻、血脂、肝功、肾功、白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测定每例患者细胞色素酶P450-3A5(CYP3A5)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l)3435、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