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轻生为哪般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父母很困惑,当他们还没有考虑成熟是否将自己艰难的往事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孩子们便已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在家中,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电视机成了他们亲密的“伙伴”;他们穿着名牌衣物,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歌星球星;他们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比萨饼;他们忘情地坐在电脑旁,迷恋于网上所呈现的那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他们生活在“蜜罐”里。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常吃蜜的人并不觉得蜜是甜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他们刚刚启程的人生道路上,只要稍遇挫折,他们就以死抗争。
  让我们翻开这些让人震惊、让人思索的悲惨记录吧。
  2001年11月20日,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的4名花季少女,因学习成绩排在年级的后面,便一起服毒自杀。2001年11月,呼和浩特市14岁初中生凯钦仅仅因为他将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1次,而不是老师说的4次,竟以自杀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2001年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绝望的折磨,竟从10层高的教室跳下身亡。2001年10月25日,广州市一名14岁女孩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吞药自杀。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学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竟上吊自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些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事件,据有关资料显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而且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势。
  如果要问天下父母什么是最珍贵的?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孩子!为了孩子,他们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用“含辛茹苦”、“舍生忘死”来形容他们对孩子的抚育和护卫的程度是最恰当不过了。但孩子们为什么体谅不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动辄拿生命做筹码酿成悲事,让父母的心在流血,眼在流泪呢?
  痛定思痛,应该说简单粗暴的家长教育出的子女最易形成走向极端的性格。不少家长经常打骂孩子,虽然他们的心态是“恨铁不成钢”和“望子成龙”,但方式方法却极不讲究,甚至气恼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让子女去死。这话自然不是真心的,父母虽然嘴上发狠,但心里最怕的就是孩子想不开,走上绝路。但这样的骂法,却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启示”,或者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让我死,我就死给你看,结果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悲剧。另外,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他们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将来生存竞争的压力却是十分残酷的,这种压力如果始终没有合适的渠道加以排解,就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不良的状态,这种不良状态如果走向极端,较易产生靠自杀摆脱压力的做法。特别是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不好,经常打骂孩子,这使孩子在学习不佳时,感到没有退路,也易产生自杀的倾向。
  在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在短期内不能杀出重围,其积累的负面效应将不堪设想。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恶性事件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中获得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那样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都应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如果父母和教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多么合情合理。
  当家长和教师在这些悲惨的事件中总结自己的是与非时,作为现今的青少年该怎样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呢?一位教育家是这样说的:只有让孩子体验寒冷,体验孤独,才能让孩子在承受挫折的同时,激发其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如果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开始形成一种自尊,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使人懂得尊重他人,保持高尚的品德,使人不断进取。但这种自尊不是不允许别人的批评。当受批评者被烦恼所困时,不妨设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努力寻找愉快、轻松的感觉。这样就能克服情绪危机,才会发现只要坚持一下,明天原来是很美好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才是生活中的强者。愿我们的青少年勇敢起来,坚强起来,满怀激情地拥抱刚刚升起的太阳!
其他文献
北京东城区张志东:  我今年80岁,患糖尿病十余年,目前饮食控制良好,服用少量中药,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请问专家像我这样血糖一直平稳,是否可以逐渐停药了?  糖尿病是一个终生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使血糖长期控制在较好的水平,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当血糖控制稳定后,如身体各方面情况良好,口服降糖药可试着逐渐减量,以血糖不发生反跳为度。须注意的是血糖稳定的时间要长
曾经,一位东北老先生特意给李学旺敬送一只水杯.千里鹅毛,以示感激.至少有半年多时间,一句话憋在老人肚子里,不说出来难受:“我这条命是您李大夫给的!”
生命是无价的.健康是第一财富.rn当确立了这个概念之后,人们将面临如何认识和选择药品的问题.因为当生命受到损伤、健康遇到麻烦的时候,药品是不可替代的惟一.因此,在商品大
去年10月5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潘子民教授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是他曾经治疗过的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位鼻炎患者打来的,打听他何日抵达赤峰,准备前往看望.潘教授
在深圳,“临终关怀”服务是经过了市民广泛关注和媒体多次呼吁后,才在去年3月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深圳的“临终关怀”并没有如大家期望的那样火爆。记者日前在深圳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发现,拥有9个病房27张病床的“临终关怀”病房,只有4个病人在这里接受服务。而自去年3月开业到10月份的7个多月时间里,也只有11人在此接受“关怀”。  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是深圳市惟一一家开展此项服务的医
目的:探讨剖宫产者的腹壁切口之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治疗措施。方法:2011-09-29到2013-07-04,我院有剖宫产女性190例,其中有18例在剖宫产之后,腹壁切口之中发生了子宫内
对不能做正畸治疗的成人前牙反牙合,可以采用人工断牙再接或桩冠修复治疗[1]。为了增强治疗牙的抗根折强度和全冠的固位,近年来,我们在应用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治疗成人前牙反牙合
一位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  1995年他在美国学习受伤,准备接受颅脑手术。进手术室前,来了一位美国医生,就像谈一件工作一样平静地问他:  “你同不同意接受手术,手术可能出现出血、麻醉意外。”  “如果手术出现意外,你死后愿意不愿意捐献你的器官。”  “你一旦死亡,是选择火化还是土葬。”  朋友说:“要知道这是在远离祖国、举目无亲,被推向手术台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被人如此平静地寻问这些问题并要求回
在互联网上,“基因”是最热门的搜索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基因技术也无处不在,有人甚至称我们已处在了“基因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