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来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仪征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椎体再骨折分为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组(96例)与发生椎体再骨折组(24例).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椎体再骨折组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既往骨折史、骨密度T值4.5 mL、骨水泥分布不对称、骨水泥分布位置在上终板下方与下终板上方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组(均P4.5 mL、骨水泥分布不对称、骨水泥分布位置为上终板下方或下终板上方均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OR=1.984、1.948、1.793、1.857,均P<0.05),而BMI≤25 kg/m2、骨密度T值≥-2.5 SD则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保护因素(OR=0.660、0.570,均P4.5 mL、骨水泥分布不对称、骨水泥分布位置为上终板下方或下终板上方均为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BMI≤25 kg/m2、骨密度T值≥-2.5 SD则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保护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预防患者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7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术后6个月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335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而筛选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中体质量指数(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