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市场泡沫……2010年,什么将左右中国经济走势?
2009年,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短短数月内在数据上就实现了V型反转,全年实现了8.7%的增长幅度,“保八”目标顺利实现。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不断好转似乎也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即将成为经济强国!
但这仅仅是表象。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经济过去一年的成绩很大取决于国家的投资力度,“国富民穷”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学家们希望四万亿投资带来多层次的结构调整,成果并不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寄希望于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梦想并不牢靠。更何况,其中还潜伏着众多不确定因素。
调整遭遇瓶颈
必须承认,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消费比例严重失衡为代价的。当然,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经济,仍然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增长、大起落”的特点。按照2009年的经济数据计算的投资GDP比例已经高达67%(22万亿元),而对应的2008年这一比例为57%(17万亿)。按照2009年40万亿的贷款总额和33万亿的GDP计算,信贷GDP比例已经高达121%!
这绝非健康的GDP结构。此前的历史中,也只有1990年代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之前出现过。而在现在的经济政策与环境之下,政府不可能突然大幅度削减投资,投资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希望的多重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被吹大的泡沫
此外,几乎可以确定,中国的资本泡沫正在越吹越大。
国家主导的投资与国际热钱从2009年年初就开始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着资本博弈。一方面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吸引国际资本的进入。“热钱”的特性已经决定了,短时间内中国市场上将会出现无数大大小小的泡沫。另一方面,政府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命题:为了拯救饱受金融海啸摧残的实体经济,不得不将新的资产泡沫越吹越大。
当然,这确实是一个不可能没有泡沫的时代,在泡沫中舞蹈也许是我们惟一的选择。但脆弱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足够坚强?如果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经受泡沫破碎的打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中国经济今年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在2010年两会最后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更像是警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方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化 石
2009年,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短短数月内在数据上就实现了V型反转,全年实现了8.7%的增长幅度,“保八”目标顺利实现。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不断好转似乎也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即将成为经济强国!
但这仅仅是表象。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经济过去一年的成绩很大取决于国家的投资力度,“国富民穷”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学家们希望四万亿投资带来多层次的结构调整,成果并不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寄希望于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梦想并不牢靠。更何况,其中还潜伏着众多不确定因素。
调整遭遇瓶颈
必须承认,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消费比例严重失衡为代价的。当然,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经济,仍然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增长、大起落”的特点。按照2009年的经济数据计算的投资GDP比例已经高达67%(22万亿元),而对应的2008年这一比例为57%(17万亿)。按照2009年40万亿的贷款总额和33万亿的GDP计算,信贷GDP比例已经高达121%!
这绝非健康的GDP结构。此前的历史中,也只有1990年代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之前出现过。而在现在的经济政策与环境之下,政府不可能突然大幅度削减投资,投资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希望的多重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被吹大的泡沫
此外,几乎可以确定,中国的资本泡沫正在越吹越大。
国家主导的投资与国际热钱从2009年年初就开始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着资本博弈。一方面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吸引国际资本的进入。“热钱”的特性已经决定了,短时间内中国市场上将会出现无数大大小小的泡沫。另一方面,政府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命题:为了拯救饱受金融海啸摧残的实体经济,不得不将新的资产泡沫越吹越大。
当然,这确实是一个不可能没有泡沫的时代,在泡沫中舞蹈也许是我们惟一的选择。但脆弱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足够坚强?如果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经受泡沫破碎的打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中国经济今年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在2010年两会最后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更像是警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方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