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 越性。它不但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同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并且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 和外延。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模拟
  高中化学课程中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景是使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求知的课堂情景、成功的课堂情景,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真是一举两得。再如甲醇、一氧化碳的中毒现象及原理等许多新课教学都可以利用开发软件制作成如意的教学情景。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剖析化学反应机理
  高中化学中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多媒体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认知。利用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多媒体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如HCl的形成过程、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红磷和白磷的结构区别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随教学过程而同步 控制。多媒体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凑,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剖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材中有关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反应是: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就能较好地理解了原子概念,使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顺利完成。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实验教学
  第一、可以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演示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反应在大烧杯中进行,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盛有滴加酚酞的水,然后加入金属钠,学生在投影屏幕上能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得到提高。第二、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中学课本中有些实驗,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第三、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计算机多媒体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第四、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及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高二有机化学中羧酸和醇的反应,羧酸是提供氢还是提供羟基?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容易把中和反应跟酯化反应类比,认为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氢而醇提供羟基,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利用电教媒体模拟含的醇跟羧酸起酯化反应,形成含有的酯这一反应历程,证明羧酸提供羟基而醇提供氢。第五、演示整合;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多媒体能很好的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总结,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同化,使学生知识有了结构和系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学习化学知识也不能单一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辅助学习总结
  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传统的复习课是老师一边讲一边将这些联系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用软件输入到计算机中,复习时一边讲,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总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更有效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艺术。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课堂教学的快乐,是当今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崇高追求。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事业。教师只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灵动的生成理念,追求特色的教学风格,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创新教学艺术让我叩开了学生的心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留下一幕幕难忘的记忆。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指教师积极投人,学生全神贯注,师生之间交流融洽
又快到岁末了,很多企业单位为了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纷纷发起了“决战四季度,冲刺全年任务”的动员令。一些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抢产量,加班加点拼体力、拼设备,忽视安全规程的现象,但是一旦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之前的努力也会前功尽弃。  去年,某水泥厂年底销售旺季,为了抢产量,组织职工加班加点,机器设备有了毛病,也不及时整改。职工没有充分休息,为了多挣加班费拼命加班,结果发生了炉窑喷窑事故。热浪喷射
11月9日是第6个“119全国消防日”,公安部和湖南省在衡阳船山广场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为扑救“11·3”特大火灾而英勇献身的20名公安消防官兵。  接下来,人们自然要关心,这场大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为什么在扑救大火的过程中,大楼会出人意料地轰然倒地?如果没有在火灾事故中发生大楼坍塌事故,那么几乎可以断定,20名官兵就不会面临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也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烈的悲剧。事实上,这些疑问从事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充分发挥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我把自己二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一下,得出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是琐碎而复杂的。在工作中令我感受颇深:  一、把知道变成做到  要把“知道”变成“做到”,你应该具备学习力。学习力是健康的学习心态,是举一反三学习方法的创新,是把“知道”变成“做到”的能力。凡是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人,问题都出在缺乏学习力上。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也只能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而“
期刊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以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资源,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327-98.学生基本上都用刚学的简便方法计算,327-98=32
"脚踏火轮"出自《按摩经》,具体做法是"人病两肩沉紧,手指疼痛不能拿物,此皆痰气,风寒所致,用脚法蹬散.令患人仰卧,将背伸开,从臂根天府穴用脚蹬住,稳定不可摇撼,觉手臂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