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氯酸钾为原料、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是实验室制氧的经典方法之一。关于此法的源起与确立的历史过程,迄今已少有论及。本文通过还原二氧化锰、氯酸钾等在化学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基金项目】
:
通讯作者:李志良,Email:zhiliang.li@sjtu.edu.c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氯酸钾为原料、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是实验室制氧的经典方法之一。关于此法的源起与确立的历史过程,迄今已少有论及。本文通过还原二氧化锰、氯酸钾等在化学史上的原初角色,认为对二氧化锰的早期探究是此方案的先导:二氧化锰曾单独做过制氧原料;后舍勒通过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而得氯气,贝托莱进而发现氯酸钾;氯酸钾最初也独立做过制氧原料,不过温度条件较高;1832年,杜布莱纳首将二氧化锰引入此体系,大为降低反应温度,后又经多位化学家的考察认证,终于确立了这一经典方案。
其他文献
针对国内某大型枢纽地区多次发生的接触网电压异常导致某型HXD电力机车主断跳开且长时间无法重合问题,通过时频分析的手段初步确定为高频谐振过电压问题。推导该大型枢纽地区
分析与热能利用相关的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若干技术现状,包括成型燃料技术、锅炉燃烧技术、气化技术、液化技术(制取二甲醚和燃料乙醇技术)等。
对临界可采厚度煤层以下的极薄煤层开采实验及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其开采价值。
福建电力工业走过艰辛创业的15年(1987~2002年),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翻了两番多(4.8和5.4倍),平均年递增11%和12%.总结15年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3年到
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未来将朝着大型化、超临界、深度脱硫与脱硝、能源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和固有的燃烧特性,CFB锅炉特别适合于往大型化、超临界方向发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