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术语“仁”的翻译论意义的播撒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看作翻译活动的中心,认为原文具有恒定不变的统一意义,而翻译就是对此意义的线性传递。然而这种原文中心论遭到了解构主义的强烈质疑。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由于中心的缺场,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原文意义。恰如播种一般,意义在能指转换的过程中(语际、文本间的转换)四处播撒,产生出无穷的语义效果。文章以理雅各、苏慧廉、威利等人的七种《论语》英译本对儒家核心术语“仁”的翻译为基础,讨论了意义在翻译或德里达所谓的“转换(transformation)”过程中的播撒,从而在理论上对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课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文章
1984年,美国“马丁202”运输机在正常航行中突然坠毁,找不到原因,1951年,英国一架“鸽式”飞机在澳大利亚正常飞行中在无任何故障的情况下坠毁,1952年美国“F-86”歼击机在空中爆炸,接着英国“彗星”喷气客机又“无缘无故”机毁人亡,这一系列偶然发生的空难事件,震惊了世界,特别是航空界,这些空难同样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他们对不同时间、不同型号的飞机残骸反复研究,认真试验,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
近年来一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除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其解决过程还折射出另外一个问题,即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
国内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毕业生,而对非毕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这意味着高校对非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指导有待加强和改进。文章从非毕